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岷江—虎牙断裂带大地电磁剖面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4 16:52
  本论文依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担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实验与地壳结构研究”下属专题“岷江断裂带大地电磁剖面调查与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通过亲自参与野外数据采集以及室内数据编辑与处理,最终得到了研究区域的大地电磁测深阻抗数据。在研究区域内共建立了三条大地电磁剖面,通过阻抗张量分解法确定了各个测点电性主轴方向,结合地质资料与其他地球物理方法的研究成果推测出各个剖面的电性主轴方向;通过对二维偏离度的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整体二维性较好,部分区域深部表现出三维特征。采用反演的方法是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NLCG),将研究区域内数据进行二维反演计算,通过不同模式,设置不同参数进行反演,不同反演结果之间进行对比得出最佳反演模型。根据地球物理异常,断裂带在地电模型中的主要表现,推断出研究区域十一组主要断裂:龙日坝断裂带、岷江断裂带、虎牙断裂以及其次级断裂,并且断裂带的位置与地质资料中的位置一致。从反演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岷江断裂带沿剖面上地壳基本为高阻体,厚度在20km—30km之间,西侧高阻体,中-下地壳存在大规模低阻高导层,与区内岷山、岷江和龙日坝等深断裂带连通,在岷江断裂东侧,40km深度之...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
    2.1 概要
    2.2 麦克斯韦方程组
    2.3 视电阻率与波阻抗
第3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3.1 野外前期工作
        3.1.1 仪器标定
        3.1.2 一致性实验
    3.2 测线布置
    3.3 测站布置
    3.4 仪器设备
第4章 研究区域实测数据处理
    4.1 大地电磁数据处理
        4.1.1 张量阻抗的求取
        4.1.2 远参考处理
        4.1.3 人工功率谱挑选
    4.2 岷江—虎牙断裂带实测数据电性主轴分析
        4.2.1 岷江断裂带电性结构分析
        4.2.2 虎牙断裂电性结构分析
    4.3 维性分析
第5章 大地电磁数据反演
    5.1 反演原理与方法介绍
    5.2 MT数据二维反演
        5.2.1 Line1反演结果
        5.2.2 Line2反演结果
        5.2.3 Line3反演结果
    5.3 反演模式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5.4 正则化因子(tau) 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第6章 研究区域电性结构及地质构造解释
    6.1 反演模型分析
        6.1.1 岷江断裂带模型
        6.1.2 虎牙断裂模型
        6.1.3 岷江‐虎牙断裂模型
    6.2 研究区域地质构造解释
    6.3 基于电性结构模型的深部动力学机制研究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完成的工作
    7.2 取得的结论
    7.3 不足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藏高原东缘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特征研究[J]. 王双绪,蒋锋云,郝明,朱良玉.  地球物理学报. 2013(10)
[2]岷江断裂带晚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来自钻孔的证据[J]. 张岳桥,李海龙,吴满路,廖椿庭.  地质论评. 2012(02)
[3]青藏高原东缘中更新世伸展作用及其新构造意义[J]. 张岳桥,李海龙,李建华.  地质论评. 2010(06)
[4]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及其对汶川地震的控制作用[J]. 张岳桥,杨农,施炜,董树文.  地质学报. 2008(12)
[5]川西盐源-马边地震带上地壳速度结构和活动断裂研究——高分辨率地震折射实验结果[J]. 王夫运,段永红,杨卓欣,张成科,赵金仁,张建狮,张先康,刘启元,朱艾斓,徐锡伟,刘宝峰.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05)
[6]青藏高原东边缘地壳“管流”层的电磁探测证据[J]. 赵国泽,陈小斌,王立凤,王继军,汤吉,万战生,张继红,詹艳,肖骑彬.  科学通报. 2008(03)
[7]由地震活动参数分析龙门山-岷山断裂带的现今活动习性与强震危险性[J]. 易桂喜,闻学泽,王思维,龙锋,范军.  中国地震. 2006(02)
[8]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构造[J]. 周荣军,李勇,Alexander L Densmore,Michael A Ellis,何玉林,王凤林,黎小刚.  矿物岩石. 2006(02)
[9]晚新生代岷江下蚀速率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山脉隆升机制和形成时限的定量约束[J]. 李勇,曹叔尤,周荣军,AL DENSMORE,M A ELLIS.  地质学报. 2005(01)
[10]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历史与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初步研究[J]. 张岳桥,杨农,陈文,马寅生,孟晖.  地学前缘. 2003(04)



本文编号:3033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033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6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