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地震动强度包络函数相关参数确定

发布时间:2021-03-24 15:37
  地震动强度包络函数常用来描述地震动幅值随时间从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特性,不仅能描述地震动强度的非平稳性,且能够反映强震动持续时间。强度包络函数是地震安全性评价中人工合成地震动时程环节的重要参数,历来受到工程地震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我国近年来强震动观测数据及NGA强震动数据库为基础开展了强度包络线函数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内容:1.系统地总结了关于强震动时程包络函数研究的发展历程及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强度包络函数模型及其参数的发展历程、地震动持时的相关信息。此外,阐述了强度包络函数在人工合成地震动时所具有的工程意义和本文研究的目的与目标。2.整理了PEER-NGA和我国大陆基岩强震动数据,并进行了相关处理。所用数据震级(Ms)在4.0~8.0之间,震中距(R)在0~300km之间。将NGA强震动数据库中的矩震级和个别台站记录的近震震级转换为面波震级,将我国大陆个别台站记录的近震震级转化为面波震级,以便两套数据的统一使用。3.确定强度包络函数相关参数,强度包络线的求取方法采用强度包络函数多峰值搜索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更符合实际记录的特点。对比分析了垂直分量与水... 

【文章来源】: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工作和内容安排
        1.3.1 本文主要工作
        1.3.2 本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强震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1 引言
    2.2 NGA强震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3 中国大陆强震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4 数字滤波
    2.5 震级的转换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强度包络函数及其参数的确定方法
    3.1 引言
    3.2 强度包络函数的模型及其参数
        3.2.1 强度包络函数的模型
        3.2.2 强度包络函数中的参数
    3.3 地震动持时特征
        3.3.1 持时的定义
        3.3.2 持时的预测公式
        3.3.3 能量持时的选取
    3.4 强度包络函数确定方法
    3.5 参数结果及对比分析
        3.5.1 参数计算结果分布范围
        3.5.2 强度包络函数及参数结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包络参数的衰减关系及对比分析
    4.1 引言
    4.2 加权最小二乘拟合法
    4.3 参数统计结果
        4.3.1 中国大陆强震动数据统计结果
        4.3.2 NGA强腰动数据统计结果
        4.3.3 参数的回归残差
        4.3.4 参数结果的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基岩强震动数据的整理
        5.1.2 强度包络函数参数的确定
        5.1.3 包络函数参数的统计回归
    5.2 展望
附录 强度包络函数相关附表
    附表1:选用PEER-NGA强震动数据库地震目录信息
    附表2:选用中国大陆强震动记录相关地震信息
    附表3:中国大陆基岩场地的强度包络函数f(t)的参数
    附表4:NGA基岩场地的强度包络函数f(t)的参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震等震线面积和长轴半径的烈度衰减关系[J]. 卢建旗,李山有,李伟,宋晋东,程钰翔.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02)
[2]NGA模型概述及其在中国适用性的初步探讨[J]. 张齐,胡进军,姜治军,谢礼立.  土木工程学报. 2012(S2)
[3]基于NGA强震数据的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衰减关系研究[J]. 肖亮,俞言祥.  国际地震动态. 2012(06)
[4]震中矩对竖直向地震动持时的影响[J]. 孙佳明,赵艳,王文仲,张皓.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5]震级转换关系及其对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影响研究[J]. 汪素云,俞言祥.  震灾防御技术. 2009(02)
[6]最小二乘法原理及其MATLAB实现[J]. 刘志平,石林英.  中国西部科技. 2008(17)
[7]福建地区中小地震地震动峰值衰减规律研究[J]. 金星,康兰池,欧益萍.  地震学报. 2008(03)
[8]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持时的影响[J]. 赵艳,郭明珠,季杨,王文仲,张玫.  震灾防御技术. 2007(04)
[9]地震动强度包络线对称性的研究[J]. 董娣,桑向国,杨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7(02)
[10]地震动非平稳特性对结构非线性响应影响的分析[J]. 曹晖,林学鹏.  工程力学. 2006(12)

博士论文
[1]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卢建旗.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3
[2]地震烈度表宏观震害和地震动参数研究[D]. 李伟.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2
[3]强震观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 周宝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2
[4]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D]. 俞言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

硕士论文
[1]东北地震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D]. 郑桐.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2
[2]地震动合成方法比较与研究[D]. 史家平.大连理工大学 2008
[3]强度包线对人造地震动影响的研究[D]. 周宝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8
[4]基于工程特性的设定地震确定方法[D]. 赵真.大连理工大学 2007
[5]中小地震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D]. 王海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



本文编号:3097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097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5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