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香山—天景山断裂带西段晚第四纪运动学特征与古地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4 07:16
  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区位于青藏块体、鄂尔多斯块体和阿拉善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交界区,构造运动复杂,也是历史上强震频发的地区。目前,有关该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样式和成因演化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原-祁连山断裂等主控边界断裂带上。而该弧形构造区的形成时代、扩展方式和变形机制如何?各弧形断裂的破裂扩展过程和扩展方向如何和它们之间的触发与响应关系如何?与这些构造活动相对应,位于该区域最前缘的天景山次级块体边界断裂的海原、古浪和香山-天景山断裂带表现出怎样的强震分布特征?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研究青藏高原向周边地区的扩展和隆升、以及对预测未来强震的可能发生地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弧形断裂带中部的香山-天景山断裂带西段开展研究,主要包括香山-天景山断裂带的分段、西段断错地貌和位移量分布特征、滑动速率和古地震、以及整个断裂的运动性质转化与构造变形机制。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上述提出的一系列科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香山-天景山断裂带整体呈中部略向北东方向凸出的弧形,全长约200km。根据几何形态、介质结构、活动性质和破裂历史等,其可以划分为特征显著不同的3段... 

【文章来源】: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市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节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第二节 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一节 研究区主要地层
    第二节 构造
第二章 香山—天景山断裂带分段和西段断错地貌特征
    第一节 香山—天景山断裂带分段特征
    第二节 香山—天景山断裂带西段断错地貌特征
    第三节 西段位移量分布特征和滑动行为讨论
第三章 香山—天景山断裂带西段运动学特征
    第一节 断裂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及时代确定原则
    第二节 断裂位移量测量及滑动速率确定
    第三节 分析和讨论
第四章 香山—天景山断裂带西段晚第四纪古地震研究
    第一节 古地震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二节 西段探槽古地震事件分析及时间限定
    第三节 断裂带及邻区的强震复发规律与迁移特征讨论
第五章 断裂运动性质转换与构造变形机制
    第一节 断裂带运动性质的地质地貌表现
    第二节 断裂运动性质的深部结构特征
    第三节 断裂带及邻区滑动速率的分布特征
    第四节 讨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要认识与结论
    2、论文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第四纪以来香山-天景山断裂左旋走滑量研究[J]. 尹功明,江亚风,俞岗,韩非,刘春茹.  地震地质. 2013(03)
[2]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J]. 施炜,刘源,刘洋,陈鹏,陈龙,岑敏,黄兴富,李恒强.  地学前缘. 2013(04)
[3]青藏高原东北缘牛首山—罗山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演化[J]. 陈虹,胡健民,公王斌,李利波.  地学前缘. 2013(04)
[4]牛首山-罗山断裂带的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王伟涛,张培震,雷启云.  地震地质. 2013(02)
[5]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大地震[J]. 陈立春,王虎,冉勇康,孙鑫喆,苏桂武,王继,谭锡斌,李智敏,张晓清.  科学通报. 2010(13)
[6]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来自宁夏同心小洪沟剖面的证据[J]. 林秀斌,陈汉林,Karl-Heinz WYRWOLL,程晓敢,王旭龙,付可昂,廖林,肖骏,Bryan KRAPEZ.  地质学报. 2009(04)
[7]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J]. 张培震,徐锡伟,闻学泽,冉勇康.  地球物理学报. 2008(04)
[8]河流阶地演化与走滑断裂滑动速率[J]. 张培震,李传友,毛凤英.  地震地质. 2008(01)
[9]罐罐岭断裂带最新活动特征[J]. 杜鹏,柴炽章,沈卫华,闵伟,田勤俭.  地震地质. 2007(03)
[10]长岭山北麓断裂上新发现的地震地表破裂带[J]. 柳煜,杨斌,李明永,王爱国,刘洪春.  西北地震学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河西走廊及其邻区活动构造图像及构造变形模式[D]. 郑文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9
[2]大陆构造形变场模型研究及其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应用[D]. 王阎昭.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9
[3]青藏高原东北部几条主要断裂带的定量研究[D]. 李传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5
[4]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与时空演化[D]. 袁道阳.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3
[5]我国几个典型地点的古地震细研究和大地震重复行为探讨[D]. 冉勇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97

硕士论文
[1]雅布赖山前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与古地震[D]. 俞晶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3



本文编号:3136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136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3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