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地震仪器烈度计算方法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8 03:34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和地震动强弱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地震动观测技术的发展及观测仪器数量的增加,基于地震动记录直接计算得到的地震仪器烈度,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地震仪器烈度可以用来快速地估计地震破坏的影响程度,可为地震人员伤亡估计和经济损失评估以及地震应急救援决策和工程抢险修复决策快速提供依据。论文以国内8次破坏性地震获取的强震记录及烈度资料为数据基础,研究了不同地震动参数与地震烈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推荐了仪器烈度的计算方法,其结果可为仪器烈度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仪器烈度的发展现状,重点对比分析了日本、美国及我国现有仪器烈度的计算方法。2、利用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8次破坏性地震中获取的115条强震记录及其对应的烈度资料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建立了24种地震动参数与烈度(Ⅳ度至Ⅹ度)的一元回归公式,并对比分析了地震动参数与烈度间的相关性。3、利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集集地震和美国Loma Prieta地震等10次国内外地震中获取的336条强震记录对得到的回归公式进行了烈度识别验证,并提出了一种烈度分档判别方法。烈度分档判别法的烈度识... 

【文章来源】: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地震仪器烈度计算方法初步研究


011年3月11日日本M9.0地震震后2分钟和7分钟实际发布的分行政区域烈度分布图(http://www.jma.jp)

示意图,示意图,烈度,区段


-9-图 2-1 EIS 工程烈度计算示意图[36]工程烈度是根据地震动不同周期区段的相对速度反应谱值,在表 2-1 中找期区段对应的烈度值,用 9 个烈度值来描述地震动的工程烈度,如式(进一步可以将 9 个周期区段合并为三个周期区段分别称为“短周期”、“中“长周期”,用 3 个烈度值来描述地震动的工程烈度,如式(2-5)。最后可周期区段烈度值的均值来表示工程烈度,如式(2-6)所示。

滤波器图,日本气象厅,烈度,仪器


图 2-2 日本气象厅仪器烈度计算所采用的幅值滤波器[7][64]波后的地震动三分量的矢量和,然后确定等效峰值加速度 记录的绝对值超过0.3A 的总的持时等于 0.3 秒时,0.3A 即为算过程如图 2-4 所示。JMA 烈度值可以由下式计算得到:2lg0.940.3I A JM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震仪器烈度标准初步研究[J]. 金星,张红才,李军,康兰池,韦永祥,马强.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05)
[2]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最大加速度记录分析[J]. 温瑞智,任叶飞,齐文浩,卢滔,杨振宇,单振东,汪云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05)
[3]芦山7.0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及其震害相关性[J]. 温瑞智,任叶飞,黄旭涛,卢滔,齐文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04)
[4]中国地震仪器烈度滤波器的设计[J]. 康兰池,金星,励进.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5)
[5]不同地震动参数与地震烈度相关性对比研究[J]. 林淋,孙景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1(01)
[6]汶川8.0级地震北川县城区灾害调查与分析[J]. 李小军,于爱勤,甘朋霞,李敏,刘浪.  震灾防御技术. 2008(04)
[7]四川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J]. 雷建成,高孟潭,俞言祥.  地震学报. 2007(05)
[8]利用数字强震仪记录实时仿真地动位移[J]. 金星,马强,李山有.  地震学报. 2005(01)
[9]利用数字化速度记录实时仿真位移与加速度时程[J]. 金星,马强,李山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06)
[10]利用数字强震仪记录实时仿真地动速度[J]. 金星,马强,李山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01)

博士论文
[1]地震烈度表宏观震害和地震动参数研究[D]. 李伟.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2
[2]汶川地震地面运动场估计及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D]. 林淋.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1
[3]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D]. 马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8
[4]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及地震动破坏势研究[D]. 郝敏.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地震动参数的烈度计算方法研究[D]. 李亮.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1
[2]仪器烈度计算方法及标准的初步研究[D]. 张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0
[3]强震观测数据实时处理方法的研究[D]. 马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2



本文编号:3144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144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3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