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赋存规律及资源量估算

发布时间:2021-04-23 06:05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分析了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情况、赋存特征和形成模式,并对资源量进行了估算,总结了盆地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岩性的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特征,计算了区域恒温带深度和浅层大地热流值。关中盆地地热能的形成模式主要为热传导型和热对流型:热传导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安凹陷、固市凹陷等完整地质块体内;热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深大断裂直接沟通地表的区域以及断裂带周边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进行适宜性分区,认为关中盆地整体属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或较适宜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和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漫滩区和阶地区。利用热储法,计算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热容量为1.38×1016 kJ/℃,浅层地热能储量巨大,开发利用前景优良。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调查. 2020,7(02)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1.1 自然地理及地形地貌
    1.2 区域地质及构造背景
    1.3 水文地质
2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情况
3 赋存特征
    3.1 地热载体特征
        3.1.1 太古宇
        3.1.2 元古宇
        3.1.3 古生界
            (1)下古生界。
            (2)上古生界。
        3.1.4 中生界
        3.1.5 新生界
            (1)古近系。
            (2)新近系。
            (3)第四系。
    3.2 岩土体热物性参数
    3.3 地温场特征
        3.3.1 恒温带
        3.3.2 地温梯度空间变化
    3.4 浅层大地热流值
    3.5 地热流体特征
        3.5.1 含水层
        3.5.2 离子分布
        3.5.3 地热流体矿化度
4 形成模式及资源量
    4.1 形成模式
    4.2 适宜性分区
    4.3 资源量
        (1)包气带中热容量计算公式为
        (2)饱水带中热容量计算公式为
5 结论
    (1)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2)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储量巨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岩土体综合导热系数影响因素研究[J]. 周阳,张卉,桂忠强,王克,张亚鸽.  中国地质调查. 2018(01)
[2]京津冀地区地热资源成藏模式与潜力研究[J]. 王贵玲,张薇,蔺文静,刘峰,朱喜,刘彦广,李郡.  中国地质. 2017(06)
[3]关中盆地地温场划分及其地质影响因素[J]. 周阳,穆根胥,张卉,王克,刘建强,张亚鸽.  中国地质. 2017(05)
[4]试论中国地热单元分级分类评价体系[J]. 何治亮,冯建赟,张英,李朋威.  地学前缘. 2017(03)
[5]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结构的分形原理[J]. 周阳,邓念东,王凤,穆根胥,刘建强.  中国地质调查. 2017(01)
[6]陕西省关中盆地东大地热田成因机制分析[J]. 李修成,马致远,张雪莲,郭森,孟阳,党书生.  中国地质. 2016(06)
[7]南京地区下蜀土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室内试验研究[J]. 刘鹏,阎长虹,徐杨,邹明阳,周殷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6(05)
[8]暖温带地区恒温层温度的预测方法[J]. 王婉丽,王贵玲,朱喜.  可再生能源. 2016(08)
[9]关中盆地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量赋存规律研究[J]. 周阳,李锋,闫文中,穆根胥,刘建强.  中国地质调查. 2016(04)
[10]山东省菏泽市聊城—兰考断裂带西部地区地热资源评价[J]. 冯超臣,黄文峰.  中国地质调查. 2015(08)

博士论文
[1]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成因模式研究[D]. 孙红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本文编号:3154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154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