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中强地震前数字地震记录异常特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9 04:51
  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大量数字地震记录为地震预测、地球科学研究、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服务。一般情况下,在中强地震发生前,震源区附近的台站通常会记录到一些震级较小的中小地震事件波形。研究这些事件波形特征可为地震预测提供有用信息。但另一方面,很多大震前没有明显的前震活动,不过仍然记录到了大量大震前的连续波形,从这些连续波形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如慢地震事件,也是本研究的一项内容。因此,根据中强地震发生前有无前震的情况,用数字地震记录研究中强地震震前异常特征分为二个方向:有前震活动,通过震源参数研究区域应力场的变化过程。无前震活动,检测大震前数月是否有慢地震事件的发生。目前较为普遍和有效地研究应力场变化的途径可以归纳为二类:第一类方法是计算地震的震源参数(如应力降),用其间接估计介质应力的大小。另一类方法通过震源机制解来推断应力的方向变化。本文联合震源参数(应力降)和震源机制解类型的变化,分析震前、震时和震后,震源区应力场大小和方向随时间的变化的变动过程,这是寻找地震前兆进行地震预测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可为强余震预测提供新的方法和物理力学依据。对于震前有地震记录的地震序列,本文... 

【文章来源】: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市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数字地震记录用作研究的意义
        1.1.2 数字地震台网和数字地震记录的发展及应用
        1.1.3 有震记录和无震记录的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震源参数
        1.2.2 震源机制解相关性
        1.2.3 慢地震
    1.3 研究内容
        1.3.1 地震序列——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解相关性分析
        1.3.2 地脉动——低频地震的检测和识别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及其测定方法
    2.1 布龙圆盘模型及震源参数
        2.1.1 布龙模型
        2.1.2 地震矩
        2.1.3 应力降
        2.1.4 地震辐射能量
        2.1.5 视应力
        2.1.6 应力降与视应力关系的讨论
    2.2 震源谱参数的获取
        2.2.1 地震图获得观测谱
        2.2.2 观测谱获得震源谱
        2.2.3 震源谱获取震源谱参数
第三章 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求震源机制解变化方法
    3.1 震源机制解及计算方法
        3.1.1 P 波初动法
        3.1.2 P 波和 S 波振幅比方法
        3.1.3 波形反演法
        3.1.4 描述震源机制解差异的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
    3.2 震源机制解相关性分析方法
        3.2.1 平均谱相关系数滑移曲线
        3.2.2 震源机制解类型聚类分组
第四章 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解相关性研究震例计算结果及分析
    4.1 云南盈江地震及地质构造
    4.2 台网和资料选取
    4.3 处理流程
    4.4 计算结果
        4.4.1 震源参数结果
        4.4.2 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
    4.5 2008年盈江地震序列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解关性系数结果分析
        4.5.1 相关系数与震源机制解的关系
        4.5.2 震源参数及震源机制解相关性的演化过程
        4.5.3 结论
    4.6 2011年盈江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机制解关性系数结果分析
        4.6.1 精定位结果
        4.6.2 震源参数的时间演化特征
        4.6.3 震源机制解相关性聚类分析
        4.6.4 应力降和震源机制解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
        4.6.5 结论
第五章 慢地震检测方法
    5.1 检测方法
        5.1.1 带通滤波
        5.1.2 包络平滑
        5.1.3 中值滤波
    5.2 处理过程及结果
第六章 地脉动震例计算结果分析
    6.1 地震与构造
    6.2 台网及资料
    6.3 汶川地震地脉动的检测结果
    6.4 芦山地震地脉动的检测结果
    6.5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解相关性的结论和讨论
        7.1.1 主要结论
        7.1.2 讨论
    7.2 地脉动的结论和讨论
        7.2.1 主要结论
        7.2.2 讨论
    7.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震源参数计算结果
附录B 选用台站的场地响应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3年芦山地震导致的周边断层应力变化及其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关系[J]. 单斌,熊熊,郑勇,金笔凯,刘成利,谢祖军,许厚泽.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06)
[2]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应力状态与强震危险性研究[J]. 易桂喜,闻学泽,辛华,乔慧珍,王思维,宫悦.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4)
[3]盈江中强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及区域地壳流变特征和断层性质研究[J]. 徐彦,高洋,李丹宁,何家斌.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6)
[4]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J]. 李艳娥,陈学忠,王恒信.  地震. 2012(04)
[5]2011年盈江Ms≥4.0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研究[J]. 赵小艳,韩立波,龙锋.  地震研究. 2012(04)
[6]汶川大震前数字地震仪位移地脉动低频异常现象研究[J]. 董蕾,杨立明.  西北地震学报. 2012(03)
[7]判别小震群序列类型的新方法研究——谱振幅相关分析法[J]. 崔子健,李志雄,陈章立,赵翠萍,郑斯华,周连庆.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5)
[8]汶川震前几种低频事件波形分析[J]. 邓津,李鹏,马腾飞,赵凌云.  地震学报. 2012(02)
[9]Relocation of the 10 March 2011 Yingjiang,China,earthquake sequence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J]. Jianshe Lei1,Guangwei Zhang1 Furen Xie1 Yuan Li1 Youjin Su2 Lifang Liu2 Honghu Ma2 and Junwei Zhang2 1Key Laboratory of Crustal Dynamics,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5,China 2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224,China.  Earthquake Science. 2012(01)
[10]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5.8级地震序列研究[J]. 付虹,黄浩,李丽,赵小艳.  地震研究. 2011(04)



本文编号:3195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195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d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