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综合物探数据的联合成图技术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06-14 08:10
  在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工作中,地质绘图是有机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开展多学科多途径的地质学科综合研究中,都要运用地质图来表达其研究成果,既可以对地球物理问题进行更好的解读分析,同时更是对处理结果的直观展示。纵观地球物理数据成图的发展历程,最初的成果图件都是物探工作人员手绘实现的,但是对于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工作来说,需要对野外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大量繁杂的运算,最终绘制成各种成果图件,单纯依靠手工操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不仅绘制成果图件的效率及精度不高,而且成果图件的信息及时更新及资料入库保存也存在很大的问题[1]。为充分发挥成果地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规范《国土资源部数字国土工程工作标准》(SZ1999002-2001)的要求,野外原始资料及图件必须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保存[2],这就要求物探图件必须由计算机来完成。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商业绘图软件的成功研发、迅速面世以及计算机制图在地球物理领域的广泛应用解了这一燃眉之急。利用计算机绘制物探成果图件,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和相关处理...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综合物探数据的联合成图技术及应用


半方差图

位置关系,形状,大地水准面,地球


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1980西安坐标系则采用1975年 I .U .G坐标系是将地球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后所设定的坐标系,可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所不同的是平面极坐标系是由某点到极点定该点位置,而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是采用平面上的长度值来表置[25]。S 84世界大地坐标系是美国国防部于1984 年提出的一个协议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其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Z 轴指向国义的协议地极方向,X 轴指向国际时间局 1984. 0定义的协议子道的交点,且Y 轴与Z 轴、 X 轴遵循右手法则,构成右手坐地球椭球体测量学规定以平静海洋面的趋势延伸到各个大陆之下所形成即为大地水准面的形状,且认为大地水准面的形状为地球的基地球的自然表面是不均匀且有地形起伏的,如图 2 2所示:

中央经线


读书w0L 与投影带号wn 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n360-/6163360w0LLnww( 2 15 ( 2 14)式和 ( 2 15)式中,eL 和wL 分别表示在东半球和西半球时某点的经度 表示取整运算。三度带则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进行分带的,不同的是从东经 1 30 子午线开每隔 3 自西向东进行分带,将全球划分为120个投影带,相应的带号依次为第、2 120 带。不难看出,凡是 6 带的中央经线全部为 3 带的中央经线,即 3 带中央经线有一半是与 6 带的中央经线重合的,目的在于不用进行相关计算就以直接实现 3 带与 6 带之间的转换。三度带、六度带及中央经线之间的关系如图 2 3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MapGIS等软件的地球物理联合成图——以在滑坡勘查中应用为例[J]. 马肖波,肖宏跃,杨建明,李星,陈思宇.  灾害学. 2013(04)
[2]Section软件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 姚波,谭荣建.  湖南农业科学. 2013(11)
[3]ArcGIS、MapGIS与Surfer软件联合构建三维地形及其可视化[J]. 刘宏伟,徐明,苌沙沙,管清浩.  地理空间信息. 2012(03)
[4]基于AutoCAD实测地质剖面数字成图关键技术[J]. 杨利容,赖德军,罗娟.  物探与化探. 2011(02)
[5]复杂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集成[J]. 张春贺,乔德武,李世臻,张颖,杨辉,胡来东,尚应军,徐雷良,柴继堂,谭捍东,刘劲松.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2)
[6]Surfer与MapGIS图件相互转换的几个问题[J]. 秦林江.  物探与化探. 2010(05)
[7]浅谈物探图件在MapGis下的快速生成[J]. 马艳飞,霍清华,乔天荣.  科技资讯. 2010(29)
[8]地球物理软件技术发展趋势与战略研究[J]. 赵改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02)
[9]10种插值方法在物探数据处理中的对比——以电法和磁法资料中的应用为例[J]. 李富,王永华.  四川地质学报. 2009(04)
[10]AutoCAD与MAPGIS数据转换在地质数字化中的应用[J]. 谢相军,张伟.  中国西部科技. 2009(16)



本文编号:3229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229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3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