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ASM-Ⅳ仪器在河口近底层悬沙浓度观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9 19:18
  近底层悬沙时空变化对于理解河口冲淤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河口近底层水体悬沙浓度的连续变化大都是基于单点观测数据或水样处理获取。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光学仪器边界层悬浮物剖面测量仪(Argus Surface Meter Ⅳ,ASM-Ⅳ)获得长江口南槽近底层进行连续10 d的实测数据,探讨ASM-Ⅳ仪器监测悬沙浓度精度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传统仪器布设方法所获取的数据,相对误差高于基于ASM-Ⅳ所测误差,在大、中及小潮期间的平均误差值分别为24. 15%、17. 31%和16. 18%;越靠近底部河床,相对误差从距底52 cm向下随距底距离的减小而逐渐增大;(2)对于近底层单宽悬沙通量测量结果而言,传统测量仪器布设方法所测量数值一般偏小;(3)大潮时期近底层1 m内的水体悬沙分布均匀,分层不明显;在中、小潮时期,与近底层1 m内平均悬沙浓度相差最大的点皆位于距底20~50 cm附近。因而,近底层悬沙浓度测量时间在大潮时期或越靠近底层,利用ASM-Ⅳ监测近底层悬沙浓度值更为准确。中、小潮时期利用单点或采集水样测量时,选取0. 8H层水体悬沙浓度代替近底层悬沙浓度较最底部水体... 

【文章来源】: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0,39(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ASM-Ⅳ仪器在河口近底层悬沙浓度观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仪器布设示意图

ASM-Ⅳ仪器在河口近底层悬沙浓度观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OBS-3A、ASM-IV探头标定结果

相对误差,浓度,水体,次数


观测周期内,13号探头所获取的浓度值与该时刻平均值相同次数最多,除小潮时期偶有出现的高浓度水体,50号探头之上所获取的浓度值大部分接近近底层1 m内实际水体浓度值(图5),甚至部分探头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等,最大仅相差39.29%,平均相差1.97%;而55号探头开始向下测量浓度值与实际浓度值相差较大,最大可相差1 289.74%,平均相差290.93%。在这些实测值与实际值相差最大的探头中,93号探头出现次数最多。图4 悬沙浓度垂向相对误差分布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SM-IV对波致海床沉积物再悬浮过程研究[J]. 郭磊,文明征,单红仙,刘晓磊,张少同,王振豪,贾永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5)
[2]基于CCD的多浊度快速检测技术[J]. 王清泉,李旭宇,张茂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3(01)
[3]ADP与OBS观测悬沙浓度实验对比研究[J]. 张文祥,罗向欣,杨世伦.  泥沙研究. 2010(05)
[4]杭州湾北岸弧形岸段悬沙净输移分析——以龙泉—南竹港岸段为例[J]. 陈建勇,戴志军,陈吉余,张小玲,路海亭.  泥沙研究. 2009(02)
[5]长江口南槽最大浑浊带短周期悬沙浓度变化[J]. 张文祥,杨世伦,杜景龙,闫龙浩.  海洋学研究. 2008(03)
[6]长江口没冒沙演变过程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响应[J]. 时连强,李九发,应铭,左书华,徐海根.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04)
[7]长江口南槽沉积物特征和运移趋势[J]. 戴志军,韩震,恽才兴.  海洋湖沼通报. 2005(02)
[8]南汇近岸水域近底层泥沙运动和边滩沉积[J]. 陈沈良,谷国传,李玉中.  东海海洋. 2003(04)



本文编号:3238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238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9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