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深层地震反射品质因素分析及深层地震观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9 22:19
  近年来,随着油气资源的深挖,对地震勘探分辨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地震勘探的识别能力往往是根据瑞利准则确定的纵向分辨率——四分之一波长厚度。然而,针对深层岩性薄层地层而言,其分辨率远远达不到勘探精度要求。尤其当深层具有反射信号弱、频带窄、信噪比低等特点时,这种矛盾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在数据解释过程中引入属性切片技术显得很有必要。属性切片技术具有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大大提高地震勘探的纵向分辨能力,达到识别十六分之一波长厚度的地层。基于此,本文以东濮凹陷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属性切片技术的要求,具体研究了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条件。文章主要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分析了属性切片技术对解释数据的信噪比要求;然后结合去除采集脚印、压制噪声和防止假频的观测系统设计理念,系统性地提出了对应的观测系统设计参数。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1)分析了属性切片技术的分辨能力与数据信噪比之间的定量关系; 2)研究了面波空间假频对去噪和成像的影响以及面波空间假频的敏感度,最终提出了无假频干扰的极限道间距要求; 3)从增加覆盖次数来提高信噪比的角度出发,首先估算了研究区域单道信噪比水平。然后结合对数据总信噪比的要...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思路和目的
        1.3.3 研究过程
第二章 东濮凹陷地质特征分析
    2.1 工区概况
    2.2 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分析
    2.3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分析
第三章 东濮凹陷深层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3.1 噪声
        3.1.1 地震噪声类型
        3.1.2 噪声特性分析
        3.1.3 噪声空间假频
    3.2 深层反射信号特征分析
        3.2.1 反射波特性
        3.2.2 反射信号能量衰减
        3.2.3 目标层信噪比
    3.3 东濮凹陷常规地震勘探能力分析
        3.3.1 垂直分辨率分析
        3.3.2 横向分辨率分析
        3.3.3 东濮凹陷岩性(砂体)识别能力分析
第四章 针对东濮凹陷深层、岩性和薄层特征的地震采集参数分析
    4.1 东濮凹陷深层岩性勘探潜力分析
        4.1.1 采集数据信噪比的提升
        4.1.2 采集脚印影响分析
        4.1.3 仪器可记录性分析
    4.2 东濮凹陷深层薄层识别潜力分析
        4.2.1 理想无噪情况下的属性切片垂直分辨率
        4.2.2 加入噪声影响后的属性切片垂直分辨率
    4.3 东濮凹陷深层薄层岩性勘探地震采集参数
        4.3.1 针对东濮凹陷深层、岩性的地震勘探潜力总结
        4.3.2 相关采集参数的综合分析
第五章 东濮凹陷观测系统设计
    5.1 观测系统设计理念
        5.1.1 指导思想
        5.1.2 设计思路
    5.2 东濮凹陷现有观测系统分析
        5.2.1 空间假频
        5.2.2 可记录性
        5.2.3 信噪比
        5.2.4 采集脚印
        5.2.5 分辨率
        5.2.6 炮检距均匀性和方位角对称性
        5.2.7 常规观测系统属性分析
    5.3 东濮凹陷观测系统设计
第六章 观测系统设计方案特性分析
    6.1 观测系统设计方案特性分析
        6.2.1 空间假频
        6.1.2 可记录性
        6.1.3 信噪比
        6.1.4 采集脚印
        6.1.5 分辨率
        6.1.6 炮检距均匀性和方位角对称性
        6.1.7 观测系统常规属性分析
    6.2 观测系统关键参数对勘探效果影响敏感性分析
        6.2.1 空间假频的敏感性分析
        6.2.2 信噪比对覆盖次数敏感性分析
        6.2.3 采集脚印敏感性分析
    6.3 在成本约束下的东濮深层岩性和薄层勘探设计方案
        6.3.1 空间假频
        6.3.2 可记录性
        6.3.3 信噪比
        6.3.4 采集脚印
        6.3.5 分辨率
        6.3.6 炮检距均匀性和方位角对称性
        6.3.7 常规属性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94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794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e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