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基于地震动相对输入能量的设计谱及破坏势排序

发布时间:2024-05-25 03:27
  现代抗震理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本世纪以来,全球地壳运动活跃性增强,全球因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随之攀升,同时随着基于性态抗震理论的提出,人们对于结构抗震的需求逐渐由减少人员伤亡过渡到在保证人员伤亡最小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到目前为止,基于性态的抗震理论抗震设计方法已经发展将近30多年,基于输入能量的设计方法便是其中一种,并且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所认可。我国学者也对基于能量的抗震理论做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能量设计谱形式,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基于我国实际地震情况以及地震数据进行研究,因此这些设计谱是否符合我国情况仍待考究。本文选取我国大陆地区近十年强震记录,基于能量分析的理念,对地震记录的输入能量谱进行拟合,得到了适用于我国I类和II类场地能量设计谱,并且讨论了结构延性系数、后屈服刚度系数以及结构阻尼比对能量设计谱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在基于能量设计谱设计时地震动输入的选取问题,主要依据“最不利地震动”方法,并通过概率危险性分析方法得到具有一定概率保证的地震动,为地震动输入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确...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抗震设计方法发展历程
        1.2.2 基于能量的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输入地震动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震动记录选取与地震动参数介绍
    2.1 引言
    2.2 地震动记录选取
        2.2.1 中国地震观测系统的发展
        2.2.2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与处理
    2.3 地震动参数介绍
        2.3.1 与幅值相关的地震动参数
        2.3.2 与持时相关的参数
        2.3.3 与频谱特性相关的参数
        2.3.4 与幅值、频谱和持时有关的参数
    2.4 SDOF体系的输入能量
        2.4.1 输入能量的理论基础
        2.4.2 滞回模型介绍
        2.4.3 不同滞回模型的SDOF体系的输入能量的相关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输入能量与地震动参数、结构响应参数相关性分析
    3.1 引言
    3.2 输入能量与地震动参数的相关性
    3.3 代表参数与SDOF体系响应的相关性
    3.4 代表参数与MDOF体系响应的相关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输入能量的抗震设计谱
    4.1 引言
    4.2 能量设计谱拟合
        4.2.1 能量设计谱基本形式
        4.2.2 地震动设计分组
        4.2.3 能量谱归一化处理
        4.2.4 设计谱拟合
    4.3 能量设计谱的影响因素
        4.3.1 阻尼比对输入能量的影响
        4.3.2 延性系数对输入能量谱的影响
        4.3.3 后屈服强度系对输入能量的影响
    4.4 考虑阻尼比、延性系数和后屈服强度系数的归一化设计谱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输入能量超越概率的地震动破坏势排序
    5.1 引言
    5.2 输入能量衰减模型
    5.3 输入能量概率模型
        5.3.1 震中距概率密度函数的确定
        5.3.2 震级概率模型及地震年发生率的确定
        5.3.3 输入能量的条件概率模型
    5.4 输入能量的一致灾害谱
    5.5 基于最不利地震动的地震动排序及地震动选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本文编号:3981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981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c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