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春季温带气旋对江淮区域气候的影响及机理

发布时间:2020-04-05 16:08
【摘要】:本文采用1979-2013年ERA-Interim逐日4次的850hPa位势高度场,利用基于最外围闭合等值线的气旋区客观识别方法得到春季影响江淮地区的二维气旋集,分析了气旋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水平尺度划分不同气旋类别,分别研究天气尺度气旋、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指数与站点降水异常的关系及相应的环流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气旋区识别方法对影响江淮的气旋有较好的表达能力。春季影响江淮地区的温带气旋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但在江淮地区内生成与消亡的占多数。依据水平尺度分类,次天气尺度气旋最多,天气尺度气旋次多。(2)天气尺度气旋活动指数与江淮地区降水异常、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天气尺度气旋活动增强时,东北亚地区对流层中上层增温结构引起异常高压中心,促使其南部南北经向温度梯度以及高空西风急流减弱,有利于江淮区域北部异常正涡度平流输入。同时江淮区域南部及其上游地区对流层中下层出现异常西南气流,在江淮地区形成横槽型环流,有利于江淮区域涡度增大,相应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垂直结构,为天气尺度气旋发展与维持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此外,横槽型异常环流配置有利于江淮区域南部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北部的异常西向/西北向水汽输入和堆积,导致区域云量以及降水异常的增多。(3)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指数与江淮东南部降水异常、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增强,江淮区域位势高度场出现上正下负的斜压结构,且低层为气旋式风场;中国南部包括江淮南部的大气斜压性增强,低层出现暖平流,均有利于江淮区域涡度增大,对应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其发展与维持提供了相应的动力条件。另外,江淮东南部的西南暖湿气流和气旋式水汽输送与堆积,导致区域东南部云量及降水异常增多。(4)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指数在20世纪00年代初存在年代际减弱,关键区区域月平均降水存在一致的年代际变化。后期青藏高原对流层中上层大气异常增温结构减弱南侧经向温度梯度,致使EASJ陆地支减弱,对应江淮南部及其以南垂直风切变减小,从而减弱低层大气斜压性,江淮区域气旋式风场减弱,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减弱,配合水汽输送及水汽辐合作用的减弱,最终导致江淮地区东南部降水及强降水频次的减少。
【图文】:

气旋,格点,江淮,闭合等值线


逦(2-1)逡逑i/av-1邋t=\逡逑其中,为特定时次影响气旋落入江淮区域内格点(图2.1中红点)的Z850,,C?为逡逑对应气旋最外围闭合等值线值(图2.1中的1455gpm黑色闭合等值线),are%是序号逡逑ij格点的面积。进行日、季度累计(一天4个时次,春季总共为92天)后,即为该年逡逑该格点春季气旋强度,该强度同时与影响气旋的发生频次和气旋本身在江淮区域位势高逡逑度大小有关。当其X棿笫北硎靖媚甏烁竦闶艿狡挠跋旖隙嗖⑶矣跋斓钠浚忮义嫌氪秤闷行钠贡硎酒那慷扔忻飨郧稹@绲蹦骋患窘诜⑸俚绣义闲钠菇系褪保疚亩ㄒ宓那慷却硇愿摺S纱说玫浇辞蛎扛龈竦愕拇杭居跋炱义闲慷龋粒玻常的辍8萁辞颍ü玻保福兀梗剑保叮哺龈竦悖┑母竦闱慷惹蚯蠛椭刀ㄥ义弦辶私辞蚱慷戎甘哄义希瑰危保稿义希慑澹藉危ǎ玻玻╁义希罚剑卞澹剑卞义弦谰萜匠叨龋湮常埃埃保埃埃埃耄淼钠槲翁炱叨绕浯笥冢保埃埃埃耄砉殄义衔炱叨绕

本文编号:2615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15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e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