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En-3DVAR混合资料同化自适应耦合系数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06:18
【摘要】:混合资料同化方案将变分资料同化方案框架和集合预报扰动表征具有流依赖属性的预报误差协方差的优势相结合,具有明显改善资料同化分析质量的效果,是当前数值预报资料同化发展的趋势。目前关于混合资料同化开展了诸多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研究和应用效果,但静态背景误差协方差和具有流依赖特征的集合预报误差协方差耦合的相关问题尚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以WRF中尺度同化预报系统为基础,针对En-3DVAR混合资料同化系统中固定背景误差协方差与集合预报误差协方差耦合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数值预报误差的流依赖特征以及最优耦合系数、最优耦合系数的主要影响因子、自适应最优耦合系数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可靠的研究结论:(1)不同的天气形势、不同天气系统具有各自不同的流依赖特征;不同流依赖特征通常对应着集合估计的预报误差协方差和固定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的不同耦合系数。(2)在混合资料同化中,不同的天气系统均具有对分析和预报质量改善最显著的耦合系数,即为最优耦合系数,且该最优耦合系数随不同天气系统、不同时间而变化;集合预报质量、物理参数化方案等对最优耦合系数均具有重要影响。(3)发展提出了自适应耦合系数的概念,基于能量标准构造的耦合系数自适应函数能够合理、有效地自动识别混合资料同化的最优耦合系数,从而实现了集合估计的预报误差协方差和固定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的最合理的耦合,为充分发挥混合资料同化的潜在优势,进一步改善分析和预报质量奠定了科学基础。
【图文】:

模式物理,参数化方案,模式系统,四维


变分同化通过迭代法实现了代价函数极小化的过程,其中三维(3DVAR)逡逑和四维(4DVAR)资料同化之间的区别在于四维变分引进了数值预报模式。逡逑WRFDA系统的各部分与WRF系统的其余部分的关系如下

流程图,同化系统,蓝色,系统组成


NCEP2.邋NARR.逡逑ECMWF,邋etc.逡逑图2.1邋WRF模式系统流程图(引自WRF用户使用手册3.7.1版本)逡逑2.1.2逦WRF模式物理参数化方案逡逑在模式模拟天气状态及其过程时,通常会由于模式分辨率不足等原因,对逡逑次网格尺度的物理过程描述不准确,,需要诸如微物理、积云对流、边界层、辐逡逑射等物理过程参数化来完善模拟的效果(胡向军等,2008)。因为物理参数化方逡逑案不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具体介绍可参照WRF用户使用手册,这里不再一逡逑一介绍。逡逑2.2逦WRF同化系统介绍逡逑资料同化是将观测与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第一猜测或背景预测)相结合,逡逑根据它们各自的误差统计信息提供对大气(或海洋)状态的估计(分析)的技逡逑术。变分同化通过迭代法实现了代价函数极小化的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45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菲菲;闵锦忠;许冬梅;王世璋;;WRF-Hybrid背景误差协方差调整在台风同化及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气象科学;2015年02期

2 黄江平;刘健文;董佩明;张文军;黄红艳;;基于混合集合同化方案的台风“海鸥”的数值模拟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4年06期

3 马旭林;陆续;于月明;朱金焕;陈静;;数值天气预报中集合-变分混合资料同化及其研究进展[J];热带气象学报;2014年06期

4 熊春晖;张立凤;关吉平;陶恒锐;苏佳佳;;集合—变分数据同化方法的发展与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13年06期

5 杨引明;杜明斌;张洁;;FY-3A微波资料在“莫拉克”台风预报中的同化试验[J];热带气象学报;2012年01期

6 郝世峰;潘劲松;崔晓鹏;;热带气旋自同化技术试验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0年02期

7 马旭林;庄照荣;薛纪善;陆维松;;GRAPES非静力数值预报模式的三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的发展[J];气象学报;2009年01期

8 胡向军;陶健红;郑飞;王娜;张铁军;刘世祥;尚大成;;WRF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简介[J];甘肃科技;2008年20期

9 马旭林;薛纪善;陆维松;;GRAPES全球集合预报的集合卡尔曼变换初始扰动方案初步研究[J];气象学报;2008年04期

10 龚建东;魏丽;陶士伟;赵刚;万丰;;全球资料同化中误差协方差三维结构的准确估计与应用Ⅰ:观测空间协方差的准确估计[J];气象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齐林;多尺度/分块变分资料同化技术及其在热带气旋初值形成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月明;环北京暴雨适应性观测敏感区识别及其目标资料同化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16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16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a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