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夏半年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降水异常和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0-04-07 06:49
【摘要】: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全球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及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提供的海表湍流热通量资料等,详细讨论了夏半年5~9月南海(South China Sea,SCS)越赤道气流(Cross-Equatorial Flow,CEF)(简称SCEF)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夏半年SCEF变化与我国降水异常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SCEF变化的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夏半年各月SCEF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不同月份SCEF变化的核心大值区、周期变化、均值及均方差均有所差异,盛夏(7、8月)SCEF强度较初夏(5、6月)更为强盛,年际变化特征也更为显著。而不同月份SCEF强度年代际变化特征均不显著。(2)夏半年SCEF强度指数与同期我国降水异常之间的联系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初夏SCEF强度变化与我国华东及华中大部地区降水异常呈负相关关系;而盛夏SCEF强度变化与我国华南地区降水异常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我国华中地区降水异常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与盛夏时期降水异常关系更为密切。(3)盛夏SCEF强度指数与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盛夏SCEF偏强(弱)时,亚洲热低压及西太平洋赤道辐合带增强(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减弱(增强)、东撤(西伸),南海北部和西北太平洋地区为明显的气旋式(反气旋式)环流异常,使得南海夏季风增强(减弱)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减弱(增强)。此外,当盛夏SCEF偏强时,由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减弱,我国华南地区为东北风异常,华北地区为偏南风异常,受其影响,我国华南地区为显著的水汽辐合区,华中地区为显著的水汽辐散区,使得盛夏华南地区降水增多,华中地区降水减少;反之亦然。(4)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SCEF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当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时,Walker环流异常减弱,赤道西太平洋出现异常下沉运动,位于赤道西太平洋的海洋性大陆和澳大利亚北部海平面气压异常上升;与此同时,东亚Hadley环流异常减弱,使得西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异常降低,有利于产生南北向的气压梯度,从而引导SCEF增强;反之亦然。
【图文】:

赤道经向风,年气候,经度,月平均


3.1夏半年南海越赤道气流的空间分布特征逡逑3.1.1夏半年东半球越赤道气流的空间分布特征逡逑图3.1给出了邋1979-2014年气候平均的夏半年沿赤道经向风的垂直-经度剖面,由图逡逑11可以看出,夏半年东半球低层盛行由南向北的CEF,且存在5个明显的通道(CEF速度逡逑大于等于2m/s),分别位于45°E、85°E、105°E、125DE和150°E。其中索马里急流最强,逡逑SCEF强度次之,菲律宾(125°E)和孟加拉湾(85°E)邋CEF强度较弱,巴布亚新几内亚逡逑(150°E)邋CEF强度最弱。逡逑cc0逦,1^逦I邋_邋'y邋U:邋1逦1逦^逦1逦''邋I逦1逦;逦1邋,逦I邋.邋I逦I逦I逦I逡逑1M0邋Ji邋/邋G邋m^\\^邋I邋i邋[逡逑r1......1i逦i逦i邋I逦i逦1逦i邋— ̄r逦I逦!逦i逦I逦.......r逦I邋 ̄i逦i邋1逡逑0逦10E逦20E逦30E逦40E逦50E逦60E逦70E逦80E逦90E逦100E逦110E逦120E逦130E逦HOE逦150E逦160E逡逑图3.1邋1979-2014年气候平均的夏半年(5-9月平均)沿赤道经向风高度-经度剖面(单位:m/s)逡逑图3.2给出了邋1979-2014年气候平均的夏半年沿赤道经向风均方差的垂直-经度剖面,逡逑可以发现,,夏半年索马里急流年际变率最小,中心数值仅为0.5m/s左右,而其它CEF逡逑年际变率均较为显著

剖面图,赤道经向风,年气候,经度


3.1夏半年南海越赤道气流的空间分布特征逡逑3.1.1夏半年东半球越赤道气流的空间分布特征逡逑图3.1给出了邋1979-2014年气候平均的夏半年沿赤道经向风的垂直-经度剖面,由图逡逑11可以看出,夏半年东半球低层盛行由南向北的CEF,且存在5个明显的通道(CEF速度逡逑大于等于2m/s),分别位于45°E、85°E、105°E、125DE和150°E。其中索马里急流最强,逡逑SCEF强度次之,菲律宾(125°E)和孟加拉湾(85°E)邋CEF强度较弱,巴布亚新几内亚逡逑(150°E)邋CEF强度最弱。逡逑cc0逦,1^逦I邋_邋'y邋U:邋1逦1逦^逦1逦''邋I逦1逦;逦1邋,逦I邋.邋I逦I逦I逦I逡逑1M0邋Ji邋/邋G邋m^\\^邋I邋i邋[逡逑r1......1i逦i逦i邋I逦i逦1逦i邋— ̄r逦I逦!逦i逦I逦.......r逦I邋 ̄i逦i邋1逡逑0逦10E逦20E逦30E逦40E逦50E逦60E逦70E逦80E逦90E逦100E逦110E逦120E逦130E逦HOE逦150E逦160E逡逑图3.1邋1979-2014年气候平均的夏半年(5-9月平均)沿赤道经向风高度-经度剖面(单位:m/s)逡逑图3.2给出了邋1979-2014年气候平均的夏半年沿赤道经向风均方差的垂直-经度剖面,逡逑可以发现,夏半年索马里急流年际变率最小,中心数值仅为0.5m/s左右,而其它CEF逡逑年际变率均较为显著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卫平;杨修群;;索马里急流和澳洲越赤道气流年际变异不同配置及其影响[J];气象科学;2014年06期

2 邱金晶;孙照渤;邓伟涛;;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垂直结构的年代际变化[J];气象学报;2014年02期

3 闫一铭;孙照渤;倪东鸿;李忠贤;;夏季菲律宾低空越赤道气流与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3年03期

4 谢磊;孙照渤;李忠贤;倪东鸿;;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垂直结构特征及其与南亚夏季风的关系[J];气象科学;2013年01期

5 石文静;肖子牛;;近60年索马里急流越赤道水汽输送的变化特征及对中国初夏降水的影响[J];气象;2013年01期

6 邹松佐;郭品文;沙天阳;马红云;;利用CAM5.1模拟中国东部大规模城市化对东亚地区夏季大气环流及降水分布的影响[J];气象科学;2012年05期

7 曾刚;孙照渤;邓伟涛;林朝晖;李春晖;;不同海域SSTA对东半球越赤道气流年代际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1年05期

8 王洪霞;王黎娟;何金海;;低空越赤道气流的研究进展[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0年02期

9 刘芸芸;丁一汇;;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对中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J];大气科学;2009年06期

10 刘向文;孙照渤;倪东鸿;李维京;贾建颖;谭桂容;;105°E和125°E越赤道气流与南、北半球环流变化的关系[J];大气科学;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煜飞;南、北半球大气的相互作用和越赤道气流的气候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刘向文;澳洲北部越赤道气流强弱变化的成因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3 高辉;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琛;索马里与澳大利亚越赤道气流间的反相关及其对东亚气候的影响[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2 邱金晶;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垂直结构的气候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3 王平;越赤道气流、澳大利亚高压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4 韩慎友;越赤道气流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频数的关系[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2617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17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c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