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亚洲中纬度地区冬季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0-04-07 22:32
【摘要】:根据JRA-55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本研究发现,在去除1959年至2015年的冬季线性趋势后,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地区、我国东北地区和山东地区的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发生频次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持续性低温事件发生频次偏少时段,而这之前与之后的时段则偏多。通过比较分析,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地区的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平均强度和总天数均高于非持续性低温事件,且年代际变化特征更为明显;而东北地区和山东地区的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平均强度要弱于非持续性低温事件,其中山东地区的持续性低温事件的总天数更是少于非持续性低温事件的总天数。这显示出三个地区持续性低温事件的不同特征。在季节内时间尺度上,上述三个地区的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典型环流存在着共同的特征,即在对流层高层存在一个横跨大西洋和欧亚大陆的异常波列,位势高度场在乌拉尔山地区维持一个显著正异常,而在东亚地区维持一个显著负异常;海平面气压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维持一个显著正异常,对应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和北扩;地表气温则在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地区维持着一个显著负异常。不同之处在于,东北地区与山东地区的持续性低温事件在欧亚大陆上的环流异常中心位置更加偏东,且后者的环流更多地呈现出纬向拉长的特征。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背景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化与典型环流的季节内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说明它在持续性低温事件发生频次的年代际变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背景大气环流的这年代际变化部分可由瞬变涡动反馈强迫作用解释,它与高频瞬变波活动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异常有关。本文最后还讨论了海温与海冰与亚洲中纬度地区持续性低温时间的关系。
【图文】:

气候,方差,气温,地表


3.1亚洲地区冬季环流的基本特征逡逑为分析亚洲地区冬季地表气温的基本特征,,本文计算1959-2015年亚洲地区的气候逡逑平均值和方差。由图1邋(a)可以看出SAT的平均值随着纬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且青藏逡逑高原比同讳度地区的气温更低。由图1邋(b)可以看出随着纬度的增加,SAT的方差逐渐逡逑增加,在西伯利亚地区,SAT的方差达到最大。图2邋(a)为1959-2015年月平均的北半逡逑球冬季SLP场气候态。可以看出,冬季北半球低层的主要环流系统为西伯利亚高压、阿逡逑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这些环流系统的异常可导致东亚地区冬季气温的异常。例如,已逡逑有的研究表明,西伯利亚高压的异常对东亚冬季气候的变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西逡逑伯利亚高压X椙靠傻贾轮泄逼荡卧黾印T谀甏适奔涑叨壬希鞑歉哐沟那慷取㈠义厦婊投缬跋熘泄酒拢渲形鞑歉哐姑婊浠灾泄镜钠掠跋熳铄义洗

本文编号:2618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18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0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