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WRF模式中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一次华北暴雨模拟的敏感性试验

发布时间:2020-04-09 22:45
【摘要】:WRF是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主导开发的中尺度数值模式。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是WRF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WRF模式的发展,模式中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不断增多。通过前人大量的研究发现,采用不同的参数化方案,模式模拟的暴雨发生时间、地点、强度存在差异。对某个特定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其模拟性能对模拟区域和模拟季节非常敏感。华北是我国最主要的工农业主产区之一,有必要总结出一个相对适合华北暴雨模拟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本文使用中尺度模式WRF,选取华北地区2010年8月17-19日一次典型的强降水过程,通过8个数值实验测试暴雨模拟结果对不同边界层方案的敏感性,研究WRF模式中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此次降水模拟的差异,并进一步揭示此次暴雨形成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边界层方案模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分辨率为12km时,7个边界层方案实验均模拟出类似观测的四处较强降水,但模拟得到的降水强度和强降水中心位置与实况有所差异,NOPBL实验模拟的雨带收缩,降水相对其他模拟实验较少且更为集中。分辨率为4km时,采用边界层方案的7个实验均可见小尺度降水结构,并模拟出较多虚假降水中心,而在NOPBL试验中降水的小尺度结构不明显。检验表明:分辨率为12km时,MYJ试验的TS评分、相关系数和误差分析等整体表现最优,分辨率为4km时,BouLac试验整体表现最优。边界层方案的加入可以提高对降水分布的模拟,但是增大了降水量的模拟,并且不同的分辨率及不同的边界层方案模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对12km和4km分辨率下的各方案与NOPBL方案进行对比,沿雨带做剖面图对各诊断量进行分析。与NOPBL试验相比,加入边界层方案后,模拟的水汽输送、上升运动及涡散度绝对值显著增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5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文英,徐玉貌;海岸边界层的非静力模式[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杜萍,陈长和,钱泽雨;兰州冬季城乡边界层高度的比较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谢晓强;张蕾;;不可压流体的边界层问题[J];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2009年03期

4 林鸿荪;片流边界层中气流及热转移[J];物理学报;1954年01期

5 杨蓝田;边界层与冲波之相互作用[J];科学研究论文集(自然科学版);1964年02期

6 卞,

本文编号:2621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21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8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