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雷暴日时间序列混沌特性及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07:39
【摘要】:雷暴日序列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时间序列,对其变化规律的研究是开展防雷减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众多学者采用传统的确定性方法或随机性方法,或将二者结合的方法来描述雷暴日变化过程,揭示雷暴日变化规律。本文以南京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雷暴日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然后将混沌理论应用于雷暴日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定性和定量地分析雷暴日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并将混沌理论和RBF-NN相结合对其进行预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南京地区五个站点53年月雷暴日序列的非趋势波动分析,揭示了雷暴日的长程相关性及其内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地区雷暴日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长程相关性,具有明显的时间尺度,其中,南京站未来雷暴日序列总趋势呈弱增加状态,其余四个站点未来雷暴日序列总趋势均呈减少状态。南京地区各站点在突变点前后,标度指数明显地发生变化,即斜率发生变化,均有2-3个明显的标度不变区域,说明南京地区雷暴日系统具有复杂的物理作用机制;(2)对南京地区月平均雷暴日时间序列进行了相空间重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互信息法得到南京地区月平均雷暴日时间序列时间延迟τ为3,运用伪最近领域法得到最佳嵌入维数m为6,对雷暴日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其吸引子轨迹具有复杂的分形结构,定性说明雷暴日系统具有混沌特征;(3)通过计算南京地区月平均雷暴日时间序列的关联维、Kolmogorov熵和Lyapunov指数三个参数,定量分析雷暴日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雷暴日时间序列三个特征量的值为D=2.3238、K=0.0462和λ=0.0012,均为大于零的非整数,定量说明雷暴日系统具有混沌特征,是混沌时间序列,雷暴日系统存在内在的混沌机制;(4)针对雷暴日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特征,建立了RBF-NN混沌预测模型,对南京地区雷暴日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结果表明:RBF-NN模型可以用于雷暴日时序的预测,预测结果的精度较高,预测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雷暴日时间序列的内在变化规律,且相空间重构后的雷暴日时间序列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由原始雷暴日时间序列直接进行预测的精度。结果证实该模型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雷暴日变化的总趋势,为研究雷暴日时间序列的非线性提供一种新方法。
【图文】:

变化过程图,样本序列,站点,变化过程


作为研巧对象,代表站有:南京站(58238)、六合站(58235)、浦口站(58237)、逡逑高淳站(58339)、深水站(58340)。其中由于六合站点1961年资料不完整,逡逑因此六合区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范围为1962?2013年。图2-1为南京地区五个逡逑站点经统计后的样本序列图。逡逑本文W南京市各个站点月雷暴日数作为基准数据构成雷暴日时间序列,逡逑序列总长度N为53x12=636,即636个数据,其中六合站雷暴日时间序列长度逡逑为52x12=624,目P624个数据。图2-1为南京地区五个站点经统计后的样本序列逡逑叫961.1 ̄2013.12度化过程线,,从图中可抖看到,雷暴日数有升有降,这种升逡逑降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与季节或月份的周期有一定关系,另外,还受某些无逡逑规律的随机因素的作用,在随后的章节中将会深入讨论。逡逑:逦*逦南京逡逑63邋-逦j!逦—?—六合逡逑■邋1\逦]逦—-—浦邋P逡逑心;U逦…一高淳逡逑ly逦……如-澡水逡逑零逡逑■邋■,■邋1.邋?邋■邋?邋■邋-1邋*邋■邋*邋■逦1邋?邋

江苏省,点对,定位资料,闪电定位系统


善闪电定位系统自身探测效率和减小定位误差问题。逡逑用上述方法从江苏省闪电定位资料中筛选出南京地区2010 ̄2012年闪电逡逑定位资料,统计结果见表2 ̄4和图2-6。2010-2012年南京地区负闪数均占总闪逡逑数的%%^^1上,且均集中在6、7、8立个月。逡逑15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4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艳;杨春雷;张庆国;朱雅莉;;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池州市降水序列预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杨迪雄;杨丕鑫;;强震地面运动的混沌特性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3 莫淑红;张高锋;沈冰;张晓伟;;新疆和田河流域河川径流混沌特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年01期

4 钱晓东;肖强;罗海燕;;基于改进的RBF神经网络的人民币汇率预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10期

5 汪顺勤;孙惠合;张丙振;;宿州雷暴气候特征及其灾变G-ANN预测模型研究[J];气象科技;2009年06期

6 张敏锋,冯霞;我国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1998年02期

7 燕爱玲;黄强;王义民;;河川径流演变的非趋势波动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07年03期

8 张家树,肖先赐;用于低维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的一种非线性自适应预测滤波器[J];通信学报;2001年10期

9 闫华;魏平;肖先赐;;基于Bernstein多项式的自适应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算法[J];物理学报;2007年09期

10 张阳;张义军;孟青;吕伟涛;;北京地区正地闪时间分布及波形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鸣一;2009年7月6日南京强雷暴天气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焦攀;混沌分形在铜绿山矿区降雨量预测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顾丽华;南京市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郭绪光;基于神经网络的火灾损失建模与预测[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27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27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9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