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北半球夏季环流低频振荡与波包活动及对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22 17:09
【摘要】:本文采用2003年、2007年及2011年NCEP/NCAR再分析和全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小波分析、Lanczos滤波、一点滞后相关等方法,对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与不同周期长度(10-30d、15-45d、30-60d)的降水低频变化的联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周期的低频环流及低频波动的特征,从而进一步揭示了低频波动及其能量在强降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寻找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预报线索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与低频降水紧密相联,但不同年份的降水低频振荡周期存在很大差异;大气低频流场的扰动呈现出低频波动的运动特征,但不同周期的波动在纬向和经向上的运动特征不同。在2007年夏季降水中,降水低频分量起着重要作用。降水的低频振荡主周期为10-30d,降水距平时间序列与10-30d低频分量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44。低频环流在降水活跃位相时具有斜压结构,且低频扰动在对流层上层和低层都呈现波列状分布。在对流层低层,主要表现为自低纬向中高纬的波列结构;在对流层上层,其扰动中心则表现为自中高纬向东南方向较低纬地区排列。10-30d的低频扰动在对流层上层有缓慢的东移倾向,相速度为每天2-3个经度。西风带中存在多次移动性波列向下游的传播,且在120°E以西以每天14经度的群速度向下游频散能量,表明10-30d低频波动具有明显的下游发展特征。在强降水开始5d前,低频波动与能量可起源于高纬的乌拉尔山附近,沿着西北-东南向的路径向下游传播。下游发展的低频波动为江淮流域带来了能量,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条件。2011年江淮流域梅雨期间出现了四次大范围的强降水,降水的低频振荡主周期为15-45d,江淮大部分地区15-45d低频降水方差占总方差的12%左右。低频扰动在对流层上层和低层亦都呈现波列状分布。高空波动存在向南/向东的移动/扩展。低频波动在纬向上的运动非常缓慢,且具有显著的从北往南的经向传播,相速度约为每天1.5个纬度左右,波能南传速度约为每天3-4个纬度。波动能量在强降水开始前7天左右,由贝加尔湖以南地区向南频散能量,最终于降水发生前后传至降水中心点附近。采用正压模式下的Rossby波频散关系式能很好地解释低频波动南传的机制。2002/2003的强厄尔尼诺事件,使2003年夏季江淮流域降水异常偏多的环流背景。主周期为30-60d的低频振荡对2003年江淮流域暴雨的形成有重要贡献,降水距平时间序列与30-60d低频分量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50。低频环流在对流层高、低层呈反气旋、气旋性配置,有利于降水发生。200hPa上的高空波动有缓慢的向南的移动和扩展,相速度为每天2-3个纬度左右。低频波包和波动能量在降水开始前6天左右,于55。N向南传播,在强降水开始前传至中心点附近。低频波动能量先于波包到达,群速度约为每天5个纬度左右,表明30-60d的低频波动也具有向南方扰动发展的特征。运用正压模式下的Rossby波频散关系式,解释了2011年、2003年低频波动及能量在经向上的传播显著于纬向上传播的原因。不同低频振荡周期的纬向波数和经向波数之比相差较大,从而造成了低频波动及能量在各方向上的传播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26.6;P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鑫;任雪娟;孙旭光;;江淮流域夏季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13年04期

2 孙安健;1991年江淮流域洪涝致灾因素探讨[J];气象;1992年09期

3 冯利华;江淮流域大洪水的发生规律探讨[J];地理科学;2000年05期

4 金祖辉;江淮流域一种中间尺度暴雨系统的研究[J];大气科学;1982年02期

5 包澄澜,丁俭奋;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洪涝与厄尼诺[J];自然灾害学报;1992年01期

6 ;为什么江淮流域有梅雨天?[J];湖北气象;1993年03期

7 徐群;上年6月南方涛动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趋势的隔年遥联[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0年01期

8 贺懿华;王晓玲;金琪;;南海热带对流季节内振荡对江淮流域旱涝影响的初步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6年03期

9 胡姗姗;;夏季热带对流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英文)[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年02期

10 周曾奎;火山爆发与江淮流域气候异常[J];气象;198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元珍;包澄澜;;从1991年大涝论江淮流域洪涝与厄尔尼诺的关联[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项琼斐;;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异常成因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6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C];2013年

3 钱永甫;赵勇;;北非地区海陆热力差异与夏季江淮流域旱涝的关系[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预测与公共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郝囝;谭桂容;;2005年夏季江淮流域降水异常成因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5 巩远发;段廷扬;张菡;;夏季亚洲大气热源汇的变化特征与江淮流域旱涝的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钱永甫;赵勇;;青藏高原地区地表热力异常与江淮流域降水异常的关系[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赵勇;钱永甫;;北非地区海 陆热力差异与夏季江淮流域旱涝的关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预测研究与预测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冯蕾;张耀存;;次网格地形热力效应参数化方案对1991年江淮流域梅雨期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张菡;巩远发;段廷扬;;2001和2003年夏季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汇的低频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首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康建鹏;戴s,

本文编号:2636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36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6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