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AOD卫星观测资料三维变分同化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14:30
【摘要】:进行数值天气预报不可缺少的条件是通过气象资料来提供空间大气的动力学、热力学结构和状态。与常规资料相比,卫星资料在空间范围、分辨率、时空一致性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因此,如何有效地结合卫星观测资料,提高数值预报的准确性,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大气气溶胶是产生大气污染问题以及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为了推动气溶胶卫星产品在大气化学成分模拟及大气环境预报方面的应用,本文采用三维变分同化方法,结合WRF-Chem大气化学模式,建立AOD观测算子,构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资料直接同化系统。并设计同化试验,分析同化结果以及对预报效果的改进。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1)使用美国NMC方法,模拟构造的针对中国区域的各气溶胶变量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较好反映了各个气溶胶变量背景误差的垂直特征:误差标准差与气溶胶粒子种类以及高度密切相关;各变量在边界层是局地性非常强的量,边界层大气(1-2km处)观测对分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观测位置周围的局部格点。(2)构建了AOD资料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结合CRTM辐射传输模式,建立AOD观测算子;同时将构造的气溶胶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应用到该同化系统中,使用气溶胶模式变量作为分析和控制变量,直接进行14种气溶胶变量三维质量浓度场的最优化分析。(3)完成了MODIS AOD和我国FY-3A/MERSI AOD资料同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OD卫星观测资料同化对背景场起到了较好的调整作用,经过同化之后的分析场AOD分布与卫星实际观测更为接近,其中同化FY-3AAOD资料对背景场的调整作用优于MODIS.同化分析对500hpa以下的消光系数改善较明显,其中在750hpa (2km)高度以下的调整作用最大,改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化产生正效应的观测点的地理位置。(4)同化系统较好的将实际观测信息调整到了模式的背景场之上,改善了模式的初始场,对数值预报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相比于控制试验,同化之后AOD的预报场与卫星实际观测更接近;AOD 24小时预报时序更能体现AOD的变化趋势,预报结果与AERONET观测网的实测更加吻合。其中FY-3A资料的同化对模式AOD预报能力的改进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站点上比同化MODIS资料效果更好。
【图文】:

解胶,全球,气溶,人为源


东化地区是全球气解胶NB值区么一,由于拥巧全球里要的沙尘气解胶源地W及密集类活动,因而无论是对自然源还是人为源气溶胺的研究都具々?重要意义[51]。本文选择中国、韩国、曰本、中W台湾等在内的东业地区作为研究区,巧经绅度范两为70°邋E ̄15(T逡逑,0。N ̄60。N。如图邋3.1邋所示。逡逑

传输模式,传输方程,下垫面,模块


NCEP开发建立的GSI同化系统中,,进行对红外和微波福射率资料的直接同化。本论文中逡逑对气溶胶AOD兰维变分同化所使用的观测算子即在该模式基础上建立。逡逑图3.5描述的是CRTM模式主要组成结构口6],其主要由前向模块、切线性模块、伴随逡逑模块及K矩阵模块组成。其中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下垫面发射和反射模型(Surface逡逑Emissivity/Reflectivity邋Model邋)、气炼胶吸收和散射模型(Aerosol邋Absorption/Scattering逡逑Model)、云吸收和散射模型(Cloud邋Absorption/Scattering邋Model)、分子散射模型(Molecular逡逑Scattering邋Model)和气体吸收模型(Gaseous邋Absorption邋Model似及福射传输方程求解模型逡逑(RT邋Solution邋Model)。下垫面发射和反射模块针对海洋、海冰、雪、植被(裸±)、沙漠等逡逑不同的下垫面类型有相应的算法来计算来自下垫面的福射发射率和反射率;云和气溶胶的逡逑吸收散射模型主要用来汁算云或气溶胶粒子的光学特性;气体吸收模块用来计算大气的吸逡逑收系数或大气透射率、福射传输方程求解模块主要用于[ 射传输方程的求解过程。逡逑其中,CRTM模式对于云、气溶胶粒子yi?及分子散射效应的考虑均基于米(Mie)散射逡逑埋论,通过查找表来得到散射系数和相函数,而光学参数均通过米散射理论用分布函数计逡逑算,诸如消光系数、单散射率等参数事先计算做成查询表,依据粒子的平均大小和含水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412.27;P456.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红莉;崔春光;王志斌;;LAPS的设计原理、模块功能与产品应用[J];暴雨灾害;2009年01期

2 徐星生;肖安;万明;张娟娟;;快速更新循环同化在江西暴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年03期

3 郭锐;张国平;李泽椿;;对于一次川渝暴雨的ATOVS资料同化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4 闵锦忠;孔莹;杨春;鲍艳松;;卫星辐射率资料EnSRF同化及暴雨模拟应用[J];大气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5 杜平萍;刘姝妹;姜红霞;;2011年“0731”辽源局地暴雨过程分析[J];科技视界;2013年26期

6 周雪松;;鲁南一次锋面附近局地特大暴雨成因分析[J];气象科技;2008年04期

7 张入财;陆汉城;付伟基;王亮;陈红霞;;地面资料同化的飑线数值模拟及中尺度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09年01期

8 郭锐;李泽椿;张国平;;ATOVS资料在淮河暴雨预报中的同化应用研究[J];气象;2010年02期

9 苏捷;朱克云;张杰;;RTTOV散射模块在FY-3MWHS资料同化中的应用[J];气象;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江平;董佩明;张文军;刘君;;卫星资料循环同化方案对区域数值预报效果影响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风云卫星定量应用与数值[C];2011年

2 仲跻芹;陈敏;范水勇;张朝林;;AMDAR资料在北京数值预报业务系统中的同化应用[A];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陶俞锋;AMSU辐射率资料在暴雨预报中直接同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杨春;WRF-EnSRF卫星资料同化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申培鲁;中尺度模式MM5本地化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孔莹;WRF-EnSRF同化ATOVS辐射率资料的实现与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曹晓冲;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温湿资料三维变分同化试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付辰龙;风云三号卫星成像仪资料反演与同化的观测系统模拟试验[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7 杨袁慧;土壤湿度对卫星辐射率资料直接同化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8 王晓丽;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温度资料偏差订正及同化试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朱煜;MM5模式山西本地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5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65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6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