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西伯利亚高压的加强和北移加剧冬季北极变暖

发布时间:2020-05-20 12:52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1979-2013年的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JRA-2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Hadley中心月平均资料分析了冬季北极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子,提出了冬季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影响北极气温的可能机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北极地区秋季和冬季的气温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分析秋、冬季节北极气温的EOF PC1,我们发现秋季气温主要呈现线性增长,而冬季气温却出现了突变:在2003年以前,冬季北极气温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线性趋势,而2004年冬季北极气温显著升高,之后均保持在偏暖的状态。(2)通过对北极海冰密集度的分析,我们发现海冰的变化与北极气温的变化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由于冬季海冰主要通过影响表面热通量异常来影响北极气温,我们进一步对表面热通量进行了研究,发现虽然其年际变化与北极气温显著相关,但是并未表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因此冬季北极海冰异常以及与之相关的表面热通量异常不是造成北极气温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3)通过对北极云量的分析,我们发现冬季北极变暖的地区大多伴随着云量的上升,但是气温上升最显著的巴伦支海地区却出现了云量下降的情况。回归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巴伦支海附近的低云与气温的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冬季巴伦支海地区的云量不是造成该地区气温异常的原因。(4)冬季巴伦支海以南,欧亚大陆西北部地区的海平面气压与同期北极气温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高压的加强对应北极地区尤其是巴伦支海地区的变暖。通过定义新的西伯利亚高压指数SHI-2,我们发现西伯利亚高压同样有着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该突变与北极气温PC1突变时间一致。突变后的西伯利亚高压范围增大,边界北移,欧亚大陆西北部海平面气压显著增强,与之相联系的经向风亦显著增强。高压西侧的南风分量使得中纬度地区的暖空气向北极的输送增强,东侧的北风异常有利于北极的空气向南输送。由西伯利亚高压的增强和北移引起的暖空气的平流输送是北极气温变化的重要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424;P4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炳义;苏京志;张人禾;;秋-冬季节北极海冰对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J];科学通报;2011年27期

2 丁一汇,温市耕,李运锦;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动力结构的研究[J];气象学报;1991年04期

3 龚道溢,王绍武;西伯利亚高压的长期变化及全球变暖可能影响的研究[J];地理学报;1999年02期

4 侯亚红;杨修群;李刚;;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气温的关系[J];气象科技;2007年05期

5 侯亚红;李刚;路爽;;西伯利亚高压异常与海温异常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6 侯亚红;杨修群;李刚;王茜;;西伯利亚高压特征指数及其变率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侯亚红;李刚;路爽;;西伯利亚高压异常与海温异常的关系(英文)[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年04期

8 谢安,卢莹,陈受钧;冬季风爆发前西伯利亚高压的演变[J];大气科学;1992年06期

9 金燕;晏红明;杨素雨;朱勇;;西伯利亚高压与冬季欧亚大陆热力变化的关系[J];气象科学;2012年05期

10 李永生;于梅;张健;;2009年冬季黑龙江省气温异常诊断分析[J];黑龙江气象;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虞海燕;曹鸿兴;蔡秀华;姬菊枝;;西伯利亚高压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东亚季风的关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刘成;王东;柯宗建;;基于EMD方法大连市气温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 第三届城市气象论坛—城市与环境气象[C];2014年

3 朱毓颖;江静;;冬季热带低频振荡对中国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影响[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刘洋;世界气象组织: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造成欧洲严寒[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2 林荫;美国人暖冬里打高尔夫球[N];文汇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川;西伯利亚高压的加强和北移加剧冬季北极变暖[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本文编号:2672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72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4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