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快速加强的环境因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00:18
【摘要】:利用2002—2011年JTWC最佳路径资料和NCEP的1°×1。全球最终分析资料以及热带气旋年鉴,分析了西北太平洋不同路径下热带气旋(TC)快速加强(Rapid Intensification,RI)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不同路径下快速加强(RITC)和缓慢加强(Non-RITC)两组TC进行合成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转向路径发生RI频率最大,且转向路径中西转向的TC最易发生RI过程;其次是东北和西北行路径。在时间分布上,各个路径下RI的月际和日变化具有不同的位相分布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大多数R工过程发生在菲律宾和台湾岛以东洋面,西行路径在南海北部也出现较多RI过程,转向路径RI过程多发生在转向处。各个路径下RITC与Non-RITC环境场存在较明显差异,RITC对流层上层的南亚高压相对较弱,中低层副高相对较强,对流层低层存在较大的相对湿度,且湿度大值区域位于TC移动方向前侧。不同路径下的快速加强的环境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对2002—2011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非减弱阶段快速加强(RI)和缓慢加强及强度稳定(Non-RI)过程中,TC环境场及其内部各区域水汽分布和输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水汽因子对TC随后24h强度变化的影响,为TC强度突变的趋势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900hPa层半径3—10纬距内区域平均相对湿度(RH_3-10)能明显区分R工与Non-RI过程,说明西北太平洋TC强度变化对水汽的敏感高度较大西洋更接近洋面;RI初始时刻的RH_3-10显著大于Non-RI,而水平水汽通量(F_all)则弱于Non-RI,说明RI开始时刻TC环境表现为高水汽含量和较小的水汽输送,而随着R工过程TC内强对流发展对水汽的消耗,水汽含量明显减小故水汽通量则出现增强;RI和Non-RI过程水汽因子的分布和输送在TC内核区和外雨带差异明显,初始时刻RI过程净水汽获得区域大于Non-RI。相关性分析同样表明,适宜的相对湿度和水汽通量是非减弱阶段RI的有效潜势预报因子。最后利用高分辨率的模式资料,通过对快速加强台风“珍珠”的个例分析,展示了环境场相对湿度、水平净水汽通量和暖心结构在Pre-RI及RI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初步验证了统计分析的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寿绍文,,姚秀萍;爆发性发展台风合成环境场的诊断分析[J];大气科学;1995年04期

2 周秀骥,吴国雄,郑国光,符淙斌,徐祥德;中国气象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3 杨玉震;王耀领;胡邦辉;余运河;胡佳宁;;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统计动力预报的改进模型[J];海洋预报;2010年03期

4 于润玲;余晖;端义宏;;登陆华南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与大尺度环流的关系[J];大气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5 胡春梅;余晖;陈佩燕;;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统计释用预报方法研究[J];气象;2006年08期

6 阎俊岳,张秀芝,陈乾金,黄爱芬;热带气旋迅速加强标准的研究[J];气象;1995年05期

7 丁金才;郭英华;郭永润;杜明斌;杨引明;叶其欣;贺千山;郭鹏;;利用COSMIC资料对17个台风热力结构的合成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1年01期

8 谢礼江;邱新法;王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快速增强与环境垂直风切变统计分析[J];热带地理;2013年03期

9 钱燕珍;孙军波;陈佩燕;张程明;;用数值预报释用方法做近海及登陆热带气旋强度预报[J];气象;2013年06期

10 舒守娟;王元;白莉娜;;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Lower-Layer Vertical Wind Shear in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fication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J];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2695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95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a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