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北半球平流层准零风层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探讨

发布时间:2020-06-08 17:42
【摘要】:本文采用ECMWF提供的1979年3月-2015年2月共36年的ERA-Interim逐日和逐月的U风场、V风场、温度场、位势高度场的再分析格点数据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5°×1.5°,垂直方向从1000-1hPa共37层,使用合成分析、谐波分析的方法对北半球平流层准零风层(QZWL)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在平流层中下层风场分布:低纬20°N以南一年四季盛行东风,中高纬风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时中高纬盛行西风,西风强度最强;夏季时,除100hPa外盛行东风且东风最强;春季和秋季为季节转换期,平流层风场的分布与冬季大致相同,但中高纬的西风更弱、低纬的东风更强。(2)除中低纬平流层中下层的100°E-100°W区域外,沿着某一特定纬度,QZWL随经度的变化不大;纬度位置不同时,QZWL的分布有明显季节变化。在冬季,QZWL主要位于低纬度10°N-20°N间的50-100hPa,多在50-70hPa间;在春季,QZWL位于EQ-30°N间的30-100hPa,主要在20°N-30°N间;在夏季,QZWL主要位于30°N以北的中高纬50-100hPa间,多在70hPa附近;在秋季,QZWL主要位于中低纬20°N-40°N的50-100hPa之间。(3)11月-次年3月北半球纬向风分布呈冬季型,6-8月纬向风分布呈夏季型。气候平均态下,4月8日-5月18日风场从冬季型向夏季型转换,8月21日-9月21日从夏季型向冬季型转换,QZWL的纬度位置随风场的季节转换而变化。(4)以不同高度的赤道纬向风为依据划分QBO位相时,不管是夏季还是冬季低纬平流层风场的分布都会发生变化,QBO位相的划分主要影响低纬的QZWL分布。但冬季时风场的变化与所选的层次有关,在不同的划分依据下QZWL的位置会发生变化,QZWL上下层的风场也不同。夏季,不同划分依据、不同QBO位相下,中高纬的QZWL始终位于30°N以北的50-100hPa。(5)冬季平流层经向温度梯度的变化会使副热带100°E-100°W区域经常出现闭合的零风线。夏季在6月和7月,平流层经向温度梯度变化使中高纬QZWL北移,在8月使高纬东风逐渐减小为西风。在春季和秋季平流层温度进行调整,春季时平流层温度变化有利于中高纬QZWL的形成;秋季时促使QZWL从中纬向低纬靠近。(6)冬季时行星波的涡动通量输送最强,行星波通过1波和2波在高纬平流层中下层的辐散异常,使平流层西风加速,QZWL无法在中高纬形成。夏季时行星波的涡动通量输送最弱,行星波1波、2波、3波在中高纬平流层低层有弱辐合异常,促使QZWL向下移动。春季和秋季行星波强度比夏季强、比冬季弱,其中秋季行星波传播的强度又比春季强。春季,1波、2波、3波在中高纬平流层有辐合异常,有利于QZWL在中高纬地区形成。秋季,行星波通过1波和2波使高纬平流层辐散,不利于QZWL在高纬维持。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任荣彩,刘屹岷,吴国雄;中高纬环流对1998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化的影响机制[J];大气科学;2004年04期

2 王召民,倪允琪,张勤;中高纬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的诊断研究[J];气象科学;1992年03期

3 张庆云;宣守丽;彭京备;;La Ni泺a年冬季亚洲中高纬环流与我国南方降雪异常关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8年04期

4 卜宪云;夏季北半球中高纬低频振荡诊断分析[J];辽宁气象;1995年04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玉洁;;中高纬林区气候资源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婷婷;北半球平流层准零风层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探讨[D];云南大学;2016年

2 丁洁;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热力异常对中国夏季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3 王一舒;中高纬与热带的相互作用对江南4-6月低频降水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03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03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6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