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华南汛期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17:37
【摘要】:利用1981-2016年4-10月中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逐日站点降水资料、日本东京台风中心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集,对华南区域性日降水极端事件(RDPE事件)和非极端事件分别进行合成分析,并根据RDPE事件是否受TC影响将其分为TCfree-RDPE和TCaff-RDPE两类事件,比较了不同性质、不同百分位降水事件的统计特征和环流异常,结果表明:在华南前汛期(4-6月),RDPE事件的发生频次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明显增加。TCfree-RDPE事件以5月2侯至6月6侯为多发期,TCaff-RDPE事件仅占6%且集中发生在6月,剔除TC影响的非极端事件(85-90百分位、75-80百分位)则在5-6月频发。不同百分位降水事件的环流异常分布较为一致,但TCfree-RDPE事件的异常环流形势明显强于非极端事件。各类降水事件中水汽来源亦有所不同,TCfree-RDPE事件和85-90百分位降水事件的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和西北太平洋,75-80百分位降水事件中水汽多源于南海。TCfree-RDPE事件发生时,华南地区存在显著的锋生,有利于斜压能的释放。Rossby波动能量由高原东北侧及河西走廊地区向华南一带传播,并在华南北部辐合,波能在华南区域的积累十分有利于扰动在华南的发展和维持。而非极端事件发生时,华南一带的锋生强度明显偏弱,同时,Rossby波动能量在华南一带的传播也不甚明显。两类降水事件发生时,加热场上亦存在显著差异。TCfree-RDPE事件中,地表感热、辐射、潜热加热和潜热输送均异常增强,且华南上空的大气净加热及其周边大范围区域的净冷却所形成的加热场梯度十分明显。而非极端事件中,水汽凝结起主要作用,华南及邻近区域并未见显著的加热梯度。另外,无论极端或非极端事件,太平洋海温(SST)基本以赤道为界呈“北正南负”的异常分布,TCfree-RDPE事件的异常程度更为明显。在华南后汛期(7-10月),TCaff-RDPE事件占42%且集中发生在8月4侯至5侯;TCfree-RDPE事件以7月发生频数最多,占其总频次的1/2以上。两类不同性质的RDPE事件其环流异常存在较大差异。TCfree-RDPE事件发生时,华南地区受异常气旋性环流控制,来自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气团在此汇合并形成一条狭长的水汽辐合带,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显著强烈的上升运动为TCfree-RDPE事件的发生与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波扰能量由高原东北侧及河西走廊地区向华南一带传播并在华南显著辐合,有利于华南上空扰动的发展和维持。TCaff-RDPE事件发生时,华南上空由低层到高层的斜压环流结构更为明显,异常上升运动更加强烈,TC在其运动过程中携带了大量源自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的水汽并输送至华南地区,水汽辐合气流更为强盛。同时,波扰能量由高纬地区沿河西走廊向下游传播,但在华南地区辐合不甚明显。两类RDPE事件发生时,加热场上的差异亦明显。华南及邻近地区上空的大气净加热及其南侧大范围区域的净冷却所形成的加热场梯度对TCfree-RDPE事件的发生有利。而TCaff-RDPE事件发生时,Q1和Q2在经向上由18°N以南、华南及其邻近地区、32°N以北呈负-正-负的异常分布型,正距平值更高,加热场梯度更大,有利于TCaff-RDPE事件的维持。此外,两类RDPE事件发生时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SSTA)呈反位相分布,TCfree-RDPE事件合成的同期SSTA与E1 Nino盛期较为相似,TCaff-RDPE事件发生时的SSTA分布则与LaNinna盛期相似。以上结果有利于人们认识和预测华南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
【图文】:

站点,月平均,华南,单位


第三章近40a华南地区4-6月极端降水事件特征及其成因第三章近40a华南地区4-6月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特征逡逑及其成因#逡逑1华南站点的选取及RDPE事件的定义逡逑.1华南站点的选取逡逑华南区域的选取沿用Jin等(2015)的定义方法,即[106°E-115°E,邋22°N-27°N],除降水资料长度不足36年的站点,最后选取47个测站代表华南地区,,站点分布4-6月平均日降水量见图3.1。逡逑Composite邋mean邋of邋daily邋rainfall逡逑 ̄---?

次数,事件,百分位,区域平均


图3.2华南地区4-6月117次RDPE事件的区域平均降水量值的年际变化(a)(单位:mm/d,黑色逡逑实心点表示TCfree-RDPE事件,红色空心圆表示TCaff-RDPE事件,绿色点划线表示99百分位阈值)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26.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子冰;武亮;王同美;温之平;;华南秋季降水异常年的台风活动差异及其与海温的关系[J];海洋学报;2015年01期

2 胡娅敏;翟盘茂;罗晓玲;吕俊梅;覃志年;郝全成;;2013年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与低频信号特征[J];气象学报;2014年03期

3 李明刚;管兆勇;韩洁;金大超;;近50a华东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年代际变化[J];大气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4 李宏毅;林朝晖;陈红;;我国华南4、5月份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特征及其与中西太平洋海温的可能关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2年04期

5 张俊香;刘旭拢;宫清华;;近60年华南沿海登陆热带气旋特征和热带气旋巨灾灾情分析[J];热带地理;2012年04期

6 韩洁;管兆勇;李明刚;;夏季长江中下游流域性极端日降水事件的环流异常特征及其与非极端事件的比较[J];热带气象学报;2012年03期

7 王东海;夏茹娣;刘英;;2008年华南前汛期致洪暴雨特征及其对比分析[J];气象学报;2011年01期

8 孙国武;信飞;孔春燕;陈伯民;何金海;;大气低频振荡与延伸期预报[J];高原气象;2010年05期

9 刘冬晴;杨修群;;热带低频振荡影响中国东部冬季降水的机理[J];气象科学;2010年05期

10 李秀珍;梁卫;温之平;;华南秋、冬、春季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降水异常的联系[J];热带气象学报;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2705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05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1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