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一次层状云系宏微观结构特征及降水效率的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02:38
【摘要】:本文利用耦合了CAMS云微物理方案的WRF中尺度模式的模拟结果结合飞机、卫星、雷达、地面雨量等观测资料,对2012年9月25日山西一次低槽弱冷锋降水层状云系的宏微观结构和过冷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初步研究了该云系的人工增雨潜力。同时本文将耦合在WRF V3.2的CAMS云方案移植到WRF V3.5中,并增加转换效率、相对过饱和率、凝结量、凝华量、蒸发量和升华量等变量的输出,研究了云降水转化效率。主要结果包括:1、模拟结果和实测对比表明,此次降水过程主要受低槽弱冷锋系统影响,锋面后倾,云系水平结构较均匀;云场含水量大值区与云顶温度低值区相对应,降水场分布与云场含水量大值区分布相对应,700hPa风切变前西南气流同云场含水量和光学厚度大值区相对应。山西北部地区多为层状云降水,地面雨强在1~3 mm/h之间,雷达回波强度最大约30 dBZ。总体上,模拟的此过程无论是天气形势、降水、云顶温度、雷达回波、水成物的演变都与实测基本一致。2、锋前云系多为冰相粒子组成的高层冷云,云顶温度约为40℃,地面无降水;锋区云系为冷暖混合云,冷区由少量过冷水和大量冰相粒子组成,地面降水最大;锋后云系为高层冷云,云顶温度约-30℃,云中无过冷水,有较少的冰相粒子,地面降水较弱。3、该冷锋层状降水云系,云中过冷水含量较少,主要分布在锋前低于-5℃的高度区间,过冷水一方面因垂直上升速度供应水汽而维持,另一方面因冰相粒子的凝华过程而消耗。过冷水同垂直上升速度关系紧密,该云系中过冷水区及其下部上升运动较弱、而其上部上升运动较强,不利于大量液态水在过冷区长时间维持,反而促使冰相粒子发展旺盛,此处水汽相对水面不饱和、相对冰晶饱和,因此大量冰相粒子消耗水汽,不利于过冷水的维持,导致云中仅有少量过冷水。本次降水过程中,冰核浓度的增大仅增大冰晶浓度,对雪霰含量及0~-5℃的过冷水几乎没有影响。4、该次降水过程山西省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南气流,水汽经由重庆、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向东北输送到山西区域境内。山西区域的水汽和水凝物的主要输入边界为西边界和南边界,具有西风分量和南风分量的西南暖湿气流为云系的主要水分输送带。25日18时前,总水凝物和水汽主要以辐合为主,18时之后,各类水物质在水平方向上均表现为净输出。对山西区域内水汽、总水凝物和总水物质的水分收支平衡等式的各项估算表明,水物质基本达到了平衡。模拟时间内计算了云降水各类转化效率分别为:水汽凝结率为1.0%、水汽凝华率为1.2%、总水物质降水效率为1.3%、总水凝物降水效率为26.7%、总水汽降水效率为1.3%。5、总之,本次低槽弱冷锋层状云降水过程自然降水效率较低,同时由于云中过冷水含量少,冰相粒子发展旺盛,冷云播撒催化潜力条件较弱,该次过程不适合开展冷云人工增雨催化作业。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426.5;P4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V.霍普斯;TJ.马特卡;陈君寒;;温带气旋的降水效率和人工影响的可能性[J];陕西气象;1981年06期

2 班显秀;耿树江;袁健;赵姝慧;;沈阳市降水天气过程中水汽含量特征及降水效率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3 李玉林,杨梅,冯宏芳,曾光平;江西省空中水汽量与降水效率特征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3年01期

4 卜凡泉;深井水位降水效率随测层深度的变化规律模拟[J];地震研究;1994年03期

5 李玉林;杨梅;;2002~2003年7~9月赣北地区对流云降水与降水效率特征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6年04期

6 班显秀;房彬;;沈阳夏季降水效率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7 张国庆;罗生洲;马晓虹;王红莉;张加昆;周万福;肖红斌;祁栋林;;青海湖区域云、降水特征及降水效率的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8年06期

8 董素珍;暴雨水汽和效率放大问题[J];水文;1990年02期

9 郑淑贞,冯玲,曾光平;南方夏旱期积云含水量和降水效率的云模式估算[J];应用气象学报;2003年S1期

10 达布希拉图;朝伦巴根;苏立娟;卢士庆;闫宾;;近二十年内蒙古地区空中水资源的分布及变化趋势[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玉林;;江西夏季对流云降水效率特征与提高途径[A];江西省气象部门第二届高级工程师技术述职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葵;李愉;孙磊;黄文诗;杨东;旷云米;;成都地区不同降水类型的降水效率特征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 第16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大气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气象防灾减灾[C];2014年

3 孟辉;宋薇;郭晓军;王婉;;天津市空中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初步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淼;中国空中云水资源和降水效率的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涛;一次层状云系宏微观结构特征及降水效率的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07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07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0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