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不同辐射与下垫面参数化方案对大雾过程数值模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3 00:29
【摘要】:为了比较WRF模式中不同长短波辐射参数化方案对成雾过程模拟效果的影响,分析不同类型地表对成雾过程的影响,本文选择了 2015年江苏地区冬、春季两场典型辐射型大雾过程,对南京地区和里下河地区分别进行模拟方案设计和试验研究,并运用相关参数评估了模拟效果。研究对成雾机理的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并可为江苏地区的大雾预警预报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WRF模式中长、短波不同辐射参数化方案组合对南京地区与里下河地区进行了成雾过程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在春、冬季大雾过程的热力条件和水汽条件模拟中,最优方案为长波GFDL方案与短波RRTMG方案组合。(2)热力条件模拟中,2m高度气温的模拟效果优于地表温度。(3)水汽条件模拟中,相对湿度的模拟效果优于2m高度露点温度。(4)动力条件模拟中,最优辐射参数化方案组合为长波CAM方案与短波FLG方案组合,但在冬季辐射雾的10m高度风速模拟时,需要解决模拟值起伏变化滞后于观测值的问题。(5)雾区模拟效果最好的方案也为长波GFDL方案与短波RRTMG方案组合,但空报率偏高,达20%以上。2.对里下河地区的下垫面分别设置了城市、水体和控制等类型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当地表为城市时,模拟出的地表温度和2m高度气温大于其它地表类型,且昼夜变化明显,而露点温度、相对湿度和10m高度风速小于其它类型。(2)当地表为水体时,其模拟的露点温度、相对湿度和10m高度风速大于其它类型,但昼夜变化并不明显,而地表温度和2m高度气温的模拟值小于其它地表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26.4
【图文】:

南京,水系分布,再分析资料,初始场


2.1研究区域逡逑南京地区的地貌具有南北长,东西窄的特点,主要是由低山、岗地、河谷平原等地逡逑形单元共同构成的地貌综合体,如图2-1邋(a)所示。秦淮河,滁河为南京市境的两条主逡逑要河道为,均为长江支流。城区内的主要湖泊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在城区外西南方向有逡逑分布着老山山脉,沿江边散落分布着栖霞山、南象山、幕府山等山丘。南京的气候区划逡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非常分明,气候并不干燥,较为湿润,全年降雨量充逡逑沛,冬天天气寒冷夏天天气炎热,光照条件也是十分充足,热量资源丰富。南京冬季受逡逑到欧亚大陆气团的影响,因此会使得天气条件具有晴朗、寒冷并且干燥的特点。南京在逡逑初夏时进入梅雨季节往往是由于受到锋面雨带的影响,进入梅雨季节后降雨频率明显升逡逑高,降雨量显著增多,并且大到暴雨出现概率较大。经过梅雨季节过后的盛夏时节,南逡逑京的天气大多都是晴朗干燥的。秋冬两季的南京以干燥

区域设置,辐射参数化,方案组合,短波辐射


图2-2邋WRF模式试验区域设置逡逑2-3各辐射参数化方案组合实验设计序号逡逑短波辐射方案逡逑New逡逑Goddard邋CAMGoddard逡逑2逦3逦48逦9逦1014逦15逦1620逦21逦2226逦27逦2832逦33逦3438逦39逦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艾洪福;石莹;;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雾霾天气预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5年01期

2 滕华超;杨军;刘端阳;郑炜;;基于WRF和一维雾模式的能见度集合预报的个例研究[J];大气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3 蔡子颖;韩素芹;吴彬贵;黄鹤;姚青;;天津一次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研究[J];气象;2012年09期

4 刘汉卫;潘晓滨;臧增亮;何宏让;范红军;;华东地区一次辐射雾的数值模拟分析[J];干旱气象;2011年02期

5 严明良;缪启龙;袁成松;包云轩;万小雁;;沪宁高速公路一次大雾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J];高原气象;2011年02期

6 高山红;齐伊玲;张守宝;傅刚;;利用循环3DVAR改进黄海海雾数值模拟初始场Ⅰ:WRF数值试验[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7 万小雁;包云轩;严明良;袁成松;钱玮;;不同陆面方案对沪宁高速公路团雾的模拟[J];气象科学;2010年04期

8 李江波;赵玉广;孔凡超;何丽华;张艳刚;;华北平原连续性大雾的特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9 林杨;沈桐立;邓小丽;胡琳;;陕西冬季一次大雾天气生消机制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10年02期

10 赵慧霞;王维国;李泽椿;王月冬;;雾对我国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及对策[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覃光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及其应用[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剑希;雾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其综合观测[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26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26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