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干旱事件的过程化描述及其识别应对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12:50
【摘要】:干旱和水污染、河道洪水、城市内涝等一样,都属于水灾害事件中的一员。而干旱却有一个不同于其他水灾害的特点,即干旱的“识别”问题。水污染、河道洪水、城市内涝等水灾害事件相对而言都具有突发性,发生、发展过程十分迅速,最短在几分钟内就会形成灾害,这类水灾害事件具有不可测性和易分辨观察性。但是,干旱的发生是一个积累过程,速度非常缓慢,灾前也没有明显征兆,甚至直到灾害已经形成人们还未意识到一次干旱已经构成危害。因此,研究干旱发生、发展的过程化描述及干旱在线式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指出现有干旱识别过程存在的弊端之上,描述了干旱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化和识别机制,并通过在线式识别方法全程跟进干旱,基于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系统实现干旱识别过程和应对过程。具体研究成果包括:(1)指出现有干旱识别流程的不足。现有的干旱识别流程首先将干旱分解并概念化,近些年来,人们普遍接受的四种干旱类型分别是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社会经济干旱。在四种干旱类型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观察法和指标计算法静态单点式分类识别,整个过程中存在干旱识别的滞后、僵化、滚动性差三点不足之处。(2)提出干旱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化及识别机制,并进行了描述。在现有干旱识别的基础上,放弃对干旱概念化分类识别的做法,从客观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角度出发,将干旱的积累效应和衰退效应看作物理过程,用过程化的描述将干旱事件细分为干旱积累期、爆发期、处置期、消退期四个阶段,并提出干旱的过程化识别需要识别机制,分为信息的采集获取、干早指标计算、动态在线识别、部门联动应对四个步骤,每个步骤之间联系紧密,共同推动干旱灾害的应急管理。(3)提出动态在线式干旱识别方法。干旱识别最主要的目的是对未来干旱趋势做出预测预警,目前现有的干旱识别大部分都是在干旱发生后才进行,有很大的滞后性,无法对干早起到预测预警的作用;同时,每一次识别在干旱过程中都是静态的,两次静态识别间复杂的中间过程难以得到真实反映。所以,本文提出分段式识别、嵌套式识别、滚动式识别三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较为准确的识别当前干旱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未来长中短期内的旱情趋势做出合理预测,并能实时修正预测结果,完成静态识别向动态识别的转变。(4)归纳过程化识别的应对办法。在线式识别可以覆盖干旱事件的全过程,即干旱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相对应的干旱行动也应分为日常行动、应对行动、灾后行动三部分,将干旱事件的识别与应对紧密结合。(5)开发干旱事件应急应对服务系统。结合知识图技术、组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在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的基础上,完成干旱事件应急应对服务系统的开发。将干旱事件过程流程化实现、干旱指标计算组件化实现、滚动识别“人机交互”实现,最后以一场典型干旱事件为例模拟仿真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426.616
【图文】:

发展过程,干旱事件


图 3-3 干旱发生、发展过程图Fig 3-3 Drought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map图 3-3 中横坐标为时间 t,根据干旱蠕变性的特征,单位可以是天、旬、月甚至是坐标为干旱程度 s,即干旱的等级,无旱、轻旱、中旱、重旱、特旱。每一场干旱情况不尽相同,持续的时间和达到的干旱程度也不相同,所以不能将干旱事件的过定量表达。但是,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场干旱事件全过程可以分为产生过程过程两大部分,用过程化的描述能更好的反应每一次干旱事件,因此,按时间推移过程细分为干旱积累期、爆发期、处置期和消退期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的每次识别环节里,仍采用前文选取的六种识别指标,如 Palmer 指然划分在气象干旱识别指标里,但是仍能用于计算识别水文干旱与农业干旱,所以用时摒弃干旱的类型划分,强调干旱的过程化。同理,其余的干旱指标在实际应用灵活使用,一旦干旱事件发生,涉及到哪一类指标则采用相应的指标加以计算。(1)干旱的积累期图 3-3 中,从干旱开始发生到时间节点 A 这一时间范围内,干旱已经开始缓慢积此期间,利用现有的识别方法计算后发现,干旱程度达不到启动应急响应的阈值范人类的生产生活未造成影响,或者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致使对这一时期的旱

对比图,干旱事件,过程化,对比图


图 3-6 干旱事件过程化对比图Fig 3-6 Drought event process comparison chart-6 中,绘制了三场以往发生过的干旱事件全过程,横坐标轴时间 t 单位旬、季、年。如图中干旱事件 1 是一场小型干旱,持续时间只有几个月场大型干旱,持续时间长达几年,两场干旱事件不同之处在于所达到的经历时长不同,但都经历了干旱积累、爆发、处置、消退四个阶段,在渡时间节点时,可以通过识别到的干旱等级变化、所采取的行动强度变范围变化三方面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岗;;高校法学教育过程化管理机制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年12期

2 单芳兰;;初中数学概念要注重“三化”[J];内蒙古教育;2017年08期

3 石浩然;;初中数学“过程化”教学实践的探讨[J];数学教学通讯;2017年26期

4 张博;雷静;;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过程化考核探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年30期

5 曾大恒;;高职“电路数学”过程化考核的探讨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年05期

6 王东雨;董丽霞;;基础护理学课程过程化考核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年17期

7 田晶莹;;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过程化考核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年08期

8 曾国斌;耿强;;基于过程化考核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黑河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9 雷琳;;高职单招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方法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年08期

10 李慧;;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过程化”鉴定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凤麟;郭兰中;;形象化思考与过程化教育[A];海峡两岸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玉青;;一体化课程过程化考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C];2018年

3 胡晓霞;;过程化考核在《烹饪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与意义[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4年

4 翟丽倩;;技工院校国际物流课程校企双导师过程化考核方案探究[A];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C];2018年

5 刘海燕;;浅谈艺术性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三)[C];2005年

6 游长松;杨艳;;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探索[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徐恬 通讯员 李泓;深圳首创过程化技能鉴定考核[N];深圳商报;2010年

2 王世彬;小议专卖“过程化”管理[N];经理日报;2009年

3 ;把执法过程化为解决矛盾弘扬法制的过程[N];人民公安报;2007年

4 王世彬;小议专卖“过程化”管理[N];经理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李永利 通讯员 赵琳;长城法庭再创佳绩[N];秦皇岛日报;2008年

6 张慧萍;景德镇烟草出台工作质量过程化考核方案[N];经理日报;2007年

7 阎锡泽 张福海;ERP将走向何方?[N];中国企业报;2001年

8 邢红霞;实施“两分三级”过程化效益管理[N];中国石化报;2003年

9 ;新世纪/ERP在过程性行业中的应用(上)[N];中国企业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超;河北衡水地下水压采效果分析及其过程化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李少轩;干旱事件的过程化描述及其识别应对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3 梅焱冬;过程化生成虚拟城市景观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李佳珍;基于约束的虚拟环境过程化建模与绘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5 吴爱俊;从过程化视角探索口译教材新编写模式[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年

6 望声宜;达梦数据库过程化SQL语言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建学;基于WEB的过程化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田俊;高中信息技术过程化学习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季晓林;基于模型驱动的空间矢量数据转换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31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31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8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