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基于树木年轮的川西高原气候变化历史重建

发布时间:2020-07-06 11:51
【摘要】: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挑战逐步显现,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千年以来年代际尺度高分辨率气候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对当代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着现实的参考意义。川西高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我国地形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区域,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中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对气候变化敏感,但当地气候环境背景复杂,已有研究对了解川西高原气候变化历史尚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现代气候特征的区域差异性和树轮气候响应关系的多样性两个方面。本研究以树木年轮为材料,以现代气候分区为基础,在川西高原进行树木生长与气候变化响应关系的研究,以及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分区高分辨率重建,以期为川西高原生态保护提供参考,为川西高原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根据器测资料,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相关系数聚类的方法将川西高原分为西南区和东北区两个区域,将气候因子进行分区平均,得到区域性气候因子。各年表与所属区域的区域性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和响应分析,得到各年表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发现川西高原树木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方式较为复杂,可能受海拔、局地地形、距河远近及与高大山体的相对位置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不便进行年表合并。同时,复杂的响应方式为重建多种气候指标提供了条件。从建立的年表中选取对气候变化敏感的序列进行单年表区域气候重建,据此重建了川西高原西南区年平均最低气温、夏末秋初平均最高气温、秋末冬初平均气温以及1月降水量,同时重建了川西高原东北区年平均最低气温。重建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结合空间相关分析,发现重建结果具有较大范围的空间代表性。对重建序列的周期分析发现重建的气候因子中普遍存在11年左右和22年左右的太阳活动周期,说明研究区气候变化可能普遍受太阳活动的影响;除此之外,重建的气候序列中也存在一些年代际波动,可能受到大西洋海温异常的影响,平均最低气温与全球海洋表面气温的空间相关分析以及与重建的大西洋多年代际涛动的比较可以为此提供一定佐证,但川西高原西南区和东北区对大西洋多年代际涛动的响应方式有所不同,其具体的变化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仲华;;树木年轮记录污染[J];湖南林业;2005年12期

2 赵申生;;测定树木年轮新手段[J];世界科学;1985年09期

3 C.W.斯托顿 ,D.M.麦克 ,任谨 ,朱晓葵;根据长期树木年轮记录再现美国大平原的干旱[J];地理译报;1986年04期

4 李江风;;新疆树木年轮研究进展[J];新疆气象;1990年11期

5 刘宏颀;;树木年轮——环境气候的档案[J];植物杂志;1993年04期

6 白寒松;树木年轮与气候[J];湖南农业;1999年01期

7 吕春;;树木年轮与地震[J];科学24小时;2010年Z1期

8 吕军,屠其璞,钱君龙;树木年轮碳稳定同位素在气象中的应用[J];气象;2001年01期

9 ;第七届国际树木年轮会议(英文)[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6期

10 崔宇,喻树龙;新疆树木年轮研究特色[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树木年轮样品多元素联测技术研究[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2 魏本勇;李亚楠;严晓丹;方修琦;朱海峰;李吉利;;利用树木年轮重建小五台山地区189年以来2-5月的降水量[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庹先国;罗辉;钟红梅;徐争启;穆克亮;李哲;龙琼;;树木年轮方法分析攀枝花市大气污染与钒钛磁铁矿工业的关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喻树龙;袁玉江;魏文寿;尚华明;张同文;童忠;杜敏;;天山北坡西部树木年轮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及气温重建[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亚平;许春雪;;树木年轮中元素含量与环境污染变化的耦合研究[A];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陈永君;王亚平;许春雪;王苏明;;少量树木年轮样品的XRF分析方法研究[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尚华明;袁玉江;魏文寿;喻树龙;张同文;;利用树木年轮重建新源7-8月最高气温[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张春霞;黄宝春;骆仁松;;树木年轮对环境污染的磁学响应机理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瑞;树木年轮与环境污染有关[N];西藏日报;2000年

2 尚华明 杨青;树木年轮:记录气候与环境的“史官”[N];中国气象报;2014年

3 王一;飓风活动是不是越来越厉害?树木年轮里藏着秘密[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本报记者 潘继鹏;年轮之花如牡丹绽放[N];中国气象报;2011年

5 记者郭姜宁特约通讯员高国强;用树木数说古今气候变化[N];科技日报;2002年

6 潘继鹏;王凤梅;新疆发现最长树龄样本[N];中国气象报;2002年

7 李鸣;沙漠所林木监测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气象报;2009年

8 张永 编译;干旱为亚洲古王国灭亡推波助澜[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沙漠所:围绕“三站一室”凸显优势特色[N];中国气象报;2006年

10 记者 张丽;我区科学家成功破译塔河流域“环境密码”[N];新疆科技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鹏;斯堪的纳维亚树木径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2 杨慧敏;基于小波包能量距木材孔洞缺陷超声检测系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张永;祁连山树木年轮记录的千年湿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夏萍;基于虚拟仪器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树木年轮微密度研究及其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露露;辽宁省人工林樟子松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树木年轮学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海丽其姑·阿不来海提;阿勒泰地区中部森林中下部林缘树木年轮气候分析与重建[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鹏;树木年轮化学技术对典型汞污染区污染历史的重建[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戴守政;马尾松年轮宽度年表特征及气候响应的相关性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牛震敏;基于树木年轮的川西高原气候变化历史重建[D];兰州大学;2016年

6 胡晓荣;树木年轮自动识别与提取[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张录;新疆西部伊犁地区北天山南坡树木年轮气候重建与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义成;阿勒泰地区中东部树木年轮气候重建与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9 乔磊;基于树木年轮学的历史气候数据重建与特征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喻树龙;新疆伊犁巩乃斯地区树木年轮密度对气候的响应及气候重建[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43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43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c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