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山东省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干旱指数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0-08-04 15:36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世界范围内干旱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加强,干旱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植被的光合作用,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近几十年来,山东省干旱频发,对植被动态变化产生了较大影响,研究山东省干旱对植被动态的影响,可以揭示区域干旱对地表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结合ArcGIS和Matlab等软件,基于2000-2015年空间分辨率为1km的NPP和NDVI数据集分析了山东省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地形数据,分析了山东省典型土石山区—沂河流域植被NPP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同时,利用植被NPP数据,计算了山东省植被NPP的变异系数和Hurst指数,以检测植被变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运用Sen趋势分析方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等分析了1970-2017年山东省年尺度、季节尺度和月尺度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研究了干旱对植被NPP和NDVI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山东省2000-2015年植被年NPP平均值整体空间格局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多年平均NPP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威海、烟台和青岛市,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中部。2000-2015年山东省植被NPP呈波动上升趋势,年NPP最大值出现在2004年,为414.3 g C·m~(-2)·a~(-1),最小值出现在2000年,仅299.4 g C·m~(-2)·a~(-1)。植被NPP空间变化上,增长区域占92.13%,减少区域占7.87%。极显著上升的面积占研究区的12.66%,显著上升的地区占17.6%;而极显著下降的面积仅占研究区的0.63%,显著下降的区域占0.72%,表明山东省植被生长状况整体上得到了改善。山东省植被NPP变异系数有东南低西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植被NPP变异系数处在较低范围,说明山东省植被NPP变化相对稳定,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中。山东省植被NPP整体以弱持续序列为主,山东地区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生长的弱持续性表明山东地区植被改善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沂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地形梯度特征,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其分布指数在低地形级别上占据优势位,而在高地形级别上,林地和草地呈现优势分布。植被NPP最大值分布在斜坡阴面或平原地区,植被NPP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的地区是斜坡阴面且地表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带,植被最为稳定的地区位于平原地区。(3)山东省季节和年尺度NDVI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不过低值区域较为一致,都分布在黄河三角洲、莱州湾和南四湖等湿地以及城市地区。2000-2015年山东省季节和年尺度植被NDVI值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秋季NDVI对年NDVI增长贡献最大,春冬季次之。同时山东省植被NDVI和NPP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NDVI和NPP在表达区域植被状况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4)多时间尺度的SPEI可以有效地识别和反映山东地区干旱出现的年份和干旱程度。1970-2017年山东省不同时间尺度SPEI数值整体上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表明1970-2017年山东省呈干旱化趋势,且随着时间尺度的加大,发生干旱的频率降低、持续时间增长。其中,年尺度和秋季干旱化最为明显,其次是春季,最弱的是冬季。SPEI空间变化格局上,秋季全域几乎都呈干旱化趋势,春夏和年尺度上,大致上有东部沿海地区呈干旱化趋势,西部内陆地区呈微弱湿润化趋势的特征,而冬季与之相反。山东省干旱发生强度的范围稳定在15.50%-24.85%%之间,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总体上有东部和东北部干旱发生强度较强,西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干旱发生强度较弱的特征。干旱发生频率上,月尺度干旱频率最高,其次为秋季和夏季,最低为冬季,空间差异显著。(5)植被NPP和NDVI与SPEI在山东大部分地区呈正相关,SPEI和NPP的相关性强于SPEI与NDVI的相关性,其中SPEI与草地的相关程度最高,与水域相关程度最弱。人为因素对山东省植被NDVI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消极人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作用逐渐增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426.616
【图文】:

点分布,山东省,气象站,丘陵区


山东省气象站点分布图

土地利用分类,山东省,面积,变化率


图 3-1 2000—2015 年山东省土地利用分类图表 3-3 2000—2015 年山东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和变化率统计表土地利用类型2000 2005 2010 2015 2000-2015面积(km2) 面积(km2) 面积(km2) 面积(km2) 变化率(%)耕地 103752 102921 101941 101239 -2.42%林地 9811 9798 9788 9789 -0.22%

示意图,植被,山东省,平均值


000—2015年山东省植被年NPP平均值的分布示意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郁;慕臣英;齐文川;张思瑶;高桐;;1981年-2016年沈阳地区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J];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14期

2 赵汉光,姬菊枝;南极极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J];气象;1989年02期

3 黄小燕;王小平;王劲松;冯建英;王圣杰;陈斐;;1970—2012年夏半年中国大气0℃层高度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2017年03期

4 余弘泳;;福建省降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1期

5 王天强;刘普幸;;内蒙古严寒期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07期

6 晏海;曾凤;董丽;;北京城市局地空气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7年05期

7 邵天杰;赵景波;马莉;;西安空气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7期

8 王虹;马鞍山市降水酸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李毅,邵明安,王文焰,王全九;玉米田地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预报[J];水利学报;2003年01期

10 宋连春;近40年我国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继业;刘瑞芳;高蓓;刘少雄;;陕西省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5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6年

2 郭伟;白龙;黄慧琳;;福建电网风灾事故时空变化特征分析[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 第五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气象服务与信息化[C];2015年

3 杨子生;刘彦随;;中国1950~2010年水灾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年

4 瑚波;赵婷;胡晓黎;;商洛市近30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5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6年

5 周盛;高沁;徐冬英;周长青;;湖南近61年特大干旱时空变化特征[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5年

6 王业宏;盛春岩;杨晓霞;高慧君;;山东省霾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背景条件对霾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程华琼;陈菊英;;淮河流域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和预报物理模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覃军;王盘兴;;两极涛动的时空变化特征[A];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5年

9 唐永禄;;南海声速剖面时空变化特征[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孙燕;张秀丽;赵小艳;张静;刘梅;;江苏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潘鄂芬;揭示华中降水时空变化特征[N];中国气象报;2008年

2 记者王瑾;徐一鸣:让气象成为科技世博亮点[N];中国气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艺博;基于遥感和过程模型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王存忠;中国沙尘暴“站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3 豆林;黄土区流域径流对水土保持措施响应的时空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4 赵君;热带西太平洋表层环流多时间尺度时空变化特征与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5 李德帅;基于逐小时资料的华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袁U

本文编号:2780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80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d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