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尘气溶胶辐射特性

发布时间:2020-08-09 04:25
【摘要】:气溶胶气候效应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了解气溶胶辐射特性和时空分布是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的重要基础。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沙尘天气影响较多且对气候变化很敏感,因此对该地区气溶胶辐射特性和时空分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2006~2012年气溶胶自动监测网(AERONET)level 2.0和太阳短波辐射计资料,分析了气溶胶的辐射特性并给出大气层顶(TOA)处辐射强迫为正的原因。利用WRF-chem耦合Shao04起沙参数化方案,模拟了2007年春季两次沙尘过程,定量给出连续的沙尘排放量、垂直柱总量、沉降量的时空分布。基于台站能见度和风速观测资料,统计1954~2012年强沙尘暴频数,分析气候变量与强沙尘频数的相关性。(1)西北地区气溶胶中粗模态气溶胶较多,地表(BOA)、TOA、整层大气(Atmosphere)的辐射强迫年均值分别是-59.43、-17.03、42.40W/m2,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550nm)年均值0.37,单次散射反照率(SSA 675nm)年均值0.93,不对称因子(g 675nm)年均值0.68,复折射指数实部(675nm)年均值1.48。气溶胶对大气的加热率最大值出现高度在0~2km,冬、夏半年在地表加热率分别是2.6K/day和0.6K/day。地表反照率和SSA对TOA正辐射强迫贡献率分别是22.5%和77.5%。(2)WRF-chem对温度场和辐射场模拟较好,与实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和0.95。Shao04起沙参数化方案能准确地模拟沙尘时间演变过程,WRF-chem模拟的第一次强沙尘过程,沙源地分布在干旱半干区的沙漠,主要有巴丹吉林、毛乌素、腾格里以及张掖地区的戈壁沙漠。沙源地最大排放量2.8×107μg/m2,最大沉降速率154μg/m2/s。被西北风夹卷而起的沙尘输送到SACOL,沙尘最大垂直柱总量9.4×106μg/m2,PM10最大浓度6541μg/m3。第二次沙尘过程为强辐散下沉气流造成SACOL近地面风速增加,局地沙尘被吹起,沙尘最大排放量1.0×107μg/m2,最大沉降速率141μg/m2/s,最大垂直柱总量1.3×106μg/m2,PM10浓度最大值为775μg/m3。(3)统计1954~2012年强沙尘暴频数,总频数241,其中190次(78.8%)发生在春季。自1954年以来,中国北方强沙尘暴频数逐渐减小,强沙尘暴年代际变化呈波浪式。合成分析高频年和低频年大气环流、降水和土壤湿度,表明高、低频年大气环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极涡强度和东亚大槽的强度与位置,高频年极涡减弱,东亚大槽加强,低频年,极涡增强,东亚大槽减弱东移。春季降水对沙尘频数有明显的影响,相关系数在-0.5以上。前期秋季负相关系数在-0.4以上,对秋季降水的分析有助于预测来年春季沙尘频数。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25.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宿兴涛;;中国沙尘气溶胶研究新进展[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年03期

2 宿兴涛;王汉杰;;近10年东亚沙尘气溶胶时空分布与起尘通量的数值研究[J];高原气象;2012年03期

3 肖辉,GregoryR.Carmichael;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影响硫酸盐形成的模式评估[J];大气科学;1998年03期

4 王明星,张仁健,浦一芬;中国气溶胶研究近况(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4期

5 吴涧,蒋维楣,王卫国,姚克亚,袁仁民;我国春季大气沙尘气溶胶分布和短波辐射效应的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高庆先,任阵海,李占青,普布次人;中国北方沙尘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地表辐射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4年05期

7 赵伟;刘红年;吴涧;;中国春季沙尘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及对气候影响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康凤琴;银燕;张逸轩;;中国北方沙尘气溶胶对云和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气象;2009年06期

9 刘毅,周明煜;北京及近中国海春季沙尘气溶胶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10 刘新春;钟玉婷;彭艳梅;何清;;近10a中国沙尘气溶胶研究进展[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振兴;李丽珍;李沐柯;游建昌;曹军骥;李旭祥;;前处理方法对沙尘气溶胶样品矿物实验结果的影响[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2 曹贤洁;张镭;周碧;鲍婧;史晋森;闭建荣;;利用激光雷达观测研究兰州沙尘气溶胶辐射特性[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康凤琴;;中国北方沙尘气溶胶对云和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4 刘立超;王涛;李新荣;周茅先;矢吹贞代;柳泽文孝;;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尘气溶胶主要化学组分特征[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5 黄建平;付强;苏婧;汤强;王文彩;李s

本文编号:2786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86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3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