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RegCM4对中国未来气候变化模拟的误差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13 23:20
   本文使用了2013年5月7日发布的RegCM-4.4-rc8,对中国地区近代气候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对比,求出RegCM4的平均模拟误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地区未来气候进行模拟,进一步讨论我国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相关工作和结论如下:1.检验RegCM4中不同的侧边界条件方案、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陆面模块对中国地区气候的模拟情况,以选择模拟效果较好的方案,为下一步的长时间气候模拟做准备,根据气温和降水模拟效果的综合比较之后选取的是指数松弛方案、Emanuel方案和BATS。2.对中国地区1950年12月到1980年12月、1960年12月到1990年12月、1970年12月到2000年12月这三个时间段进行气候模拟,主要分析其中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求出模式的平均模拟误差。3.对中国未来2031年-2060年气候进行数值模拟,并且根据模式的平均模拟误差来提高RegCM4模拟的精确度,以分析我国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地区气温在未来是呈上升趋势,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增幅在1-2℃,并且南方增温没有北方明显。未来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仍然呈南多北少的阶梯型分布,南方降水有0.5mm/day的减少,我国中南部到北方大范围地区降水有增加的趋势,增量在0-05mm/day。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P467
【部分图文】:

模拟区域,扇形区域,单位


OaU?Mfn,0.0E??O.?Mb?’?9.4EXO??图3-1模拟区域地形分布图(单位:m)??图3-1所示的扇形区域为本文的模拟区域,从图上可清晰地看出中国地区的??19??

方案,中国东北,年平均气温,数据


图3-4?1988年平均气温(单位:°C)??A.CRU?数据,B.Emanuel?方案,C.Kuo?方案??从图3-4上可以看出Kuo方案和Emanuel方案对于中国东北部和西北部及??内蒙古一代的模拟大致相同且模拟效果也都不错。其中Kuo对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模拟要比Emanuel方案好,但对于中国南部的模拟整体偏冷,效果不如Emanuel??方案,所以这两种方案各有优劣。下面对这两种方案进行统计检验加以对比,如??表3-3所不。??表3-3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温度模拟结果与CIUJ数据之间的统计检验???Emanuel?Kuo???RMSE?2^?2.508??COR?0^?0.978??27??

方案,模拟效果,统计检验,日平均


????Wu??卞?/?\?(>????rie?si"“由?S?w?t5E?i?x?ita?ii*??5ki5??图3-4?1988年平均气温(单位:°C)??A.CRU?数据,B.Emanuel?方案,C.Kuo?方案??从图3-4上可以看出Kuo方案和Emanuel方案对于中国东北部和西北部及??内蒙古一代的模拟大致相同且模拟效果也都不错。其中Kuo对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模拟要比Emanuel方案好,但对于中国南部的模拟整体偏冷,效果不如Emanuel??方案,所以这两种方案各有优劣。下面对这两种方案进行统计检验加以对比,如??表3-3所不。??表3-3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温度模拟结果与CIUJ数据之间的统计检验???Emanuel?Kuo???RMSE?2^?2.508??COR?0^?0.978??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中,王文远;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2 张称意;罗勇;刘洪滨;王长科;张海东;巢清尘;王邦中;;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4期

3 李明;迟秀丽;;减缓气候变化的若干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2期

4 赵宗慈;;全球气候变化预估最新研究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2期

5 苗秋菊;沈永平;;美国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气候行动议程”[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2期

6 林而达;;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待气候变化问题[J];中国减灾;2006年02期

7 齐晔;马丽;;走向更为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与管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8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简本)[J];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07期

9 符淙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J];科技导报;2007年14期

10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节选三)[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璟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王伟男;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张乾红;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制度选择[D];武汉大学;2010年

4 傅聪;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王原;城市化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孙宁;气候变化对制造业的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孙芳;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研究—种植结构与技术方向[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8 徐保风;气候变化伦理[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赵国强;我国北方典型生态区气候变化对农田、森林和草地生态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峰;气候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张宁;理念、利益与制度:美国气候变化政治动力研究(1992年-2009年3月)[D];外交学院;2009年

3 王静;从巴厘岛路线图看美国的气候变化外交决策[D];外交学院;2009年

4 党修伍;淮北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5 李建伟;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气候变化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6 柯妍;人口发展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吕红桥;三种模式气候变化及安全影响解析[D];外交学院;2010年

8 李英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许光达;气候变化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及其合作应对[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燕方;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之适应性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82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82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3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