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蒸散量的遥感估算

发布时间:2020-12-19 15:39
  蒸散是地表生态和水文过程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陆面水文过程研究占据重要地位,也在水资源管理中起关键性作用。地表蒸散对区域的气候和水资源分配有很大影响,进而也左右着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地表蒸散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系统(SEBS),利用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2014年和2015年的Landsat8卫星影像数据与研究区内部气象观测站的实测气象数据,估算出研究区的地表蒸散量,结合METRIC方法和线性插值的方法,将日蒸散量扩展至月蒸散和年蒸散,得出了研究区蒸散量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分析了蒸散量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1)SEBS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出研究区的蒸散量:通过采用五个不同下垫面涡度协方差通量塔和位于尾间湖的一个蒸发皿观测数据对SEBS模拟结果验证,总体效果较好,除水体R2值为0.59以外,其余下垫面验证的R2值均达到0.65以上。(2)研究区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区蒸散量总体在生长季明显大于非生长季。1月、2月、11月、12月各地类蒸散量小,且接近,其余月份分异较为明显。水体的蒸散量峰值出现在6、7、8月份,其他地类蒸散量峰值几乎都集中于7月下旬。研究区蒸散量...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蒸散量的遥感估算


黑河流域蒸散发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年际变化

技术路线图,蒸散量,额济纳绿洲,模拟研究


额济纳绿洲蒸散量模拟研究技术路线

区域图,类型研究,地理位置,地理坐标


下游则水量稀缺,极为干旱。本文研究区为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隶属于蒙古西北端的额济纳旗,为阿拉善盟所管辖。额济纳绿洲地理位置见图 2.1。图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土地覆被类型研究区地理坐标区域为东经 100°58'57.151"E 到 101°20'59.138"E 之间,北纬41°50'6.954"N 到 42°20'37.743"N。额济纳旗以东方向为阿拉善右旗,南方接壤甘肃玉门市金塔县,西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连接,北与蒙古国接壤,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且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国境线分布充分,全长 514.69 公里,旗内东西最长 488.59 公里,南北最宽 324.22 公里,其总面积达 114606 平方公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遥感估算与验证[J]. 宋立生,刘绍民,徐同仁,徐自为,马燕飞.  遥感学报. 2017(06)
[2]基于MODIS遥感数据地表反照率经纬度查询软件设计[J]. 杨维,周海金,司福祺,孙友文,韩雪冰,徐兴伟,刘文清.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7(06)
[3]亚热带地区水稻田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J]. 白昕欣,黄萧霖,秦孟晟,张岳芳,陈留根,郭智,郝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11)
[4]朗伯假设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J]. 张虎,刘朋飞,连懿.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5]青藏高原MODIS地表反照率与地面观测结果的比较[J]. 陈爱军,吴倩倩,卞林根,刘玉洁.  科技通报. 2016(11)
[6]基于大气吸收线特征的高光谱热红外数据地表温度/比辐射率反演算法[J]. 陈梦说,钱永刚,王宁,马灵玲,李传荣,唐伶俐.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6(05)
[7]基于遥感技术的区域蒸散发计算方法综述[J]. 王军,李和平,鹿海员.  节水灌溉. 2016(08)
[8]1981-2010年黑河流域中下游对流层大气比湿变化[J]. 许宝荣,邹松兵,杜得彦,熊吉吉,陆志翔,阮宏威,肖洪浪.  冰川冻土. 2016(01)
[9]Evapotranspiration and its main controlling mechanism over the desert riparian forests in the lower Tarim River Basin[J]. YUAN GuoFu,LUO Yi,SHAO MingAn,ZHANG Pei,ZHU XuChao.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5(06)
[10]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需水估算[J]. 刘新华,徐海量,凌红波,白元,傅荩仪,赵新风.  中国沙漠. 2013(04)

博士论文
[1]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蒸散发过程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孙树臣.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6
[2]中国西北干旱区额济纳盆地地质生态学研究[D]. 周爱国.中国地质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卫星遥感反演中国地区地表反照率的改进研究[D]. 周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26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926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3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