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基于GIS的内蒙古森林雪灾风险评估与区划

发布时间:2021-03-14 15:34
  内蒙古森林面积居全国首位,亦是我国三大积雪分布区之一,森林低温冰雪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林区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生态安全。本文以内蒙古森林积雪为研究对象,通过对MODIS积雪影像数据的提取与处理,分析了内蒙古地区多年积雪覆盖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并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建立了内蒙古森林雪灾评估指标体系,对森林雪灾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主要结论如下:(1)内蒙古地区20012016年积雪面积、积雪覆盖率、积雪深度随时间变化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并均在2006年达到峰值。积雪期从10月份持续至次年4月份,全区的积雪面积呈现为单峰型的分布规律,在次年的1月份达到顶峰。内蒙古东部地区积雪分布变异程度低于西部区,积雪资源越丰富的地区变异程度越小。(2)按积雪深度将内蒙古划分为3个积雪分布区,低值区包括阿拉善、乌海市、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市西部、鄂尔多斯市西南部。中值区主要位于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及呼伦贝尔市西部。呼伦贝尔市的中东部、兴安盟及锡林郭勒盟的西北部为高值区。(3)内蒙古森林雪灾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面积占全部森林雪灾风险区的77...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GIS的内蒙古森林雪灾风险评估与区划


内蒙古地区地形与气象台站分布示意图

基于GIS的内蒙古森林雪灾风险评估与区划


内蒙古生态分区图

基于GIS的内蒙古森林雪灾风险评估与区划


内蒙古森林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Fig.3TheindexsystemforsnowriskassessmentinInnerMongoli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格网的青海省雪灾综合风险评估[J]. 韩炳宏,吴让,周秉荣,肖林,牛得草,傅华.  干旱区研究. 2017(05)
[2]雪灾对农业影响的损失评估[J]. 高益波,胡波,丁烨毅,赵伍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17(19)
[3]苏浙沪地区高温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 房小怡,杜吴鹏,权维俊,轩春怡,郭文利.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06)
[4]云南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J]. 何娇楠,李运刚,李雪,黄江成.  自然灾害学报. 2016(05)
[5]2001—2014年阿克苏河流域山区积雪时空变化分析[J]. 陈敏,高璐,曹永强.  水力发电学报. 2016(09)
[6]2001-2013年开都河流域上游积雪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 李斐,刘苗苗,王水献.  资源科学. 2016(06)
[7]基于GIS的祁连山东端冰雹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 段云峰,胡正华,刘明春,刘俊艳,汪作成.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5)
[8]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J]. 黄晓琼,辛存林,胡中民,李钢铁,张铜会,赵玮,杨浩,张雷明,郭群,岳永杰,高润宏,乌志颜,闫志刚,刘新平,李玉强,李胜功.  植物生态学报. 2016(04)
[9]青海省道路结冰变化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等级划分[J]. 保广裕,王文英,张景华,张静,马守存,裴少阳.  气象科技. 2016(01)
[10]基于CLDAS资料的内蒙古干旱监测分析[J]. 孙小龙,宋海清,李平,李云鹏,武荣盛.  气象. 2015(10)

博士论文
[1]冰雪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结构的影响研究[D]. 王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2]高山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融雪模型研究[D]. 高洁.清华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东北地区雪灾风险综合评价[D]. 马东辉.南京大学 2017
[2]基于遥感和GIS的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D]. 史建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
[3]小兴安岭人工林降雪积雪特征研究[D]. 王贺.东北林业大学 2013
[4]福建省森林灾害损失评估研究[D]. 于金霞.福建农林大学 2012
[5]中国西部积雪类型划分及影响因子分析[D]. 何丽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
[6]内蒙古草原区积雪资源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研究[D]. 王国强.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7]森林生态系统的抗冰冻灾害能力研究[D]. 朱鸿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8]2000-2009年东北地区积雪时空变化研究[D]. 张海军.吉林大学 2010
[9]陕西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D]. 刘小艳.陕西师范大学 2010
[10]青海省海东地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D]. 陈海莉.青海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82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082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7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