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西藏高原强对流的雷达回波特征及演变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15:11
  本文主要利用西藏常规资料和非常规资料对西藏地区的强对流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了西藏地区2010-2011年6-9月108个雷暴个例,分析了西藏高原地区雷暴与低海拔地区雷暴的天气层结特征和雷达回波特征,最后对西藏地区夏季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午后热力雷暴进行了数值模拟及敏感性实验研究,分析了西藏热力雷暴的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得到的结果如下:1、西藏高原地区雷暴时空分布是不均匀的,雷暴生命史比平原较短;西藏雷暴的源地、移动等有一定的规律性;西藏地区雷暴的雷达回波形状多表现为团块状,其次是孤立的对流云回波;日喀则热力雷暴雷达回波强度大部分在40-50dBz,次之是50-70dBz,动力雷暴回波强度主要在40-70dBz,日喀则热力雷暴回波顶高平均5.07km,日喀则动力雷暴雷达回波顶高平均7.43km,垂直液态含水量半数在30 kgm-2以下;拉萨热力雷暴和动力雷暴回波强度均主要在30-50dBz,拉萨热力雷暴回波顶高平均4.79km,拉萨动力雷暴雷达回波顶高平均6.19km,拉萨地区热力雷暴和动力雷暴的垂直液态含水量较低,大部分在30kgm-2以下,这些统计数据对于西藏短临天气预报有着重要的参... 

【文章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藏高原强对流的雷达回波特征及演变机制研究


图3-1?2010-2011年6-9月西藏不同类型雷暴月分布??

日喀则,雷暴日,拉萨,雷暴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硕±学位论文???次雷暴过程持续时间大多数在40niin?W内,其中生命史在〇-20min?til内的雷暴最??多。日喀则地区热力雷暴生命史0-20min占44.6%,但少数日喀则的热力雷暴生命??史最长可达60-80min,如图3-3脚;拉萨的热力雷暴生命史0-20minS:75.1%,之??后雷暴随着持续时间的増长,雷暴次数开始减少,如图3-3炸)。图3中日喀则和拉??萨的动力雷暴生命史变化趋势不大。张廷龙tiy研究指出,海拔越低,雷暴的平均??持续时间越长,中川地区雷暴持续时间为120?min左右;青海地区的雷暴持续时??间为101?min左右。可知西藏地区大部分雷暴的生命史较短,技与低海拔地区的??一。??

频率分布,雷暴,日喀则,拉萨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硕±学位论文???次雷暴过程持续时间大多数在40niin?W内,其中生命史在〇-20min?til内的雷暴最??多。日喀则地区热力雷暴生命史0-20min占44.6%,但少数日喀则的热力雷暴生命??史最长可达60-80min,如图3-3脚;拉萨的热力雷暴生命史0-20minS:75.1%,之??后雷暴随着持续时间的増长,雷暴次数开始减少,如图3-3炸)。图3中日喀则和拉??萨的动力雷暴生命史变化趋势不大。张廷龙tiy研究指出,海拔越低,雷暴的平均??持续时间越长,中川地区雷暴持续时间为120?min左右;青海地区的雷暴持续时??间为101?min左右。可知西藏地区大部分雷暴的生命史较短,技与低海拔地区的??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中尺度及雷达观测分析[J]. 潘留杰,张宏芳,王楠,周毓荃,侯建忠,张健宏.  高原气象. 2013(01)
[2]夏末华北低槽尾部雹云的生成环境和结构特征[J]. 苏爱芳,银燕,蔡淼.  高原气象. 2012(05)
[3]一次强单体雹暴结构和成雹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J]. 程相坤,杨慧玲,李红斌,肖辉,蔡冬梅.  高原气象. 2012(03)
[4]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J]. 俞小鼎,周小刚,王秀明.  气象学报. 2012(03)
[5]“6.3”区域致灾雷暴大风形成及维持原因分析[J]. 王秀明,俞小鼎,周小刚,牛淑贞.  高原气象. 2012(02)
[6]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及其反演风场研究[J]. 牟容,余君,张亚萍,易田,黎中菊.  气象科学. 2012(02)
[7]雷暴探测研究的进展[J]. 陈洪滨,朱彦良.  大气科学. 2012(02)
[8]2010年福建一次早春强降雹超级单体风暴对比分析[J]. 冯晋勤,俞小鼎,傅伟辉,曹长尧.  高原气象. 2012(01)
[9]西藏地区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式特征[J]. 裴春明,孙颖,王冰,邢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3)
[10]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研究[J]. 郑媛媛,姚晨,郝莹,张雪晨.  气象. 2011(07)

博士论文
[1]西昌卫星发射场区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研究[D]. 周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一次华北强对流风暴演变机制及其重力波特征研究[D]. 龚佃利.中国海洋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21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121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f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