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1961—2010年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空气湿度长期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1-04-07 07:38
  空气湿度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与气温和降水密切相关,其长期变化特征是气候系统变化的重要表征。2003年前后全国自动站与人工站的更替使得相对湿度资料存在不能满足均一性的要求,亟需加强空气湿度变化特征方面研究。利用1961—2010年中国824个气象站订正后均一性较好的逐日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数据,剔除缺测多的站点,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偏相关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中国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各地年均水汽压呈增大趋势的站点占全部站点的90.3%;除春夏两季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和长江下游地区、秋季的华南地区有所减小外,各季节全国水汽压普遍呈增大趋势。(2)全国年均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的站点占64.1%;除河北北部至辽宁北部、陕西南部至黄淮地区、江南北部、青藏高原和四川西部地区以及西北大部呈增大趋势外,其余地区普遍减小;季节差异明显,春、夏和秋季,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相对湿度以减小趋势为主;冬季除东北地区和云南减小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相对湿度增大。(3)全国各地水汽压与气温、降水量普遍以正相关为主,与气温的相关性强于与... 

【文章来源】:水科学进展. 2020,31(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1961—2010年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空气湿度长期变化特征


各季节典型月月均水汽压倾向率空间分布

空间分布,水汽,空间分布,站点


表1 全年和各季节典型月水汽压变化情况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on the long- term trends of the water vapor pressure for the whole year and typical months in different seasons 季节 增大站点 增大通过0.05显著性检验站点 减少站点 减少通过0.05显著性检验站点 数量/个 占比/% 数量/个 占比/% 数量/个 占比/% 数量/个 占比/% 全年 607 90.3 293 43.6 65 9.7 4 0.6 冬季 652 97.0 127 18.9 20 3.0 1 0.2 春季 492 73.2 71 10.6 180 26.8 8 1.2 夏季 501 74.6 87 13.0 171 25.4 12 1.8 秋季 546 81.2 92 13.7 126 18.8 2 0.3从各季节来看,全国各站水汽压变化亦以增大为主(表1)。倾向率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差异明显(图2):冬季全国各地水汽压普遍增大,增大趋势显著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东北东部、华北北部、东南沿海地区、海南、云南南部、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春季呈显著增大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东北、黄淮、江南、华南、云南、青藏高原和新疆,呈减小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和长江下游地区。夏季呈显著增大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南部、江南、华南南部和西北地区,呈减小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和长江下游地区。秋季呈显著增大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南部和新疆地区,呈减小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空间分布,相对湿度,空间分布,站点


表2 全年和各季节典型月相对湿度变化情况统计Table 2 Statistics on the long- term trends of the water vapor pressure for the whole year and typical months in different seasons 季节 增大站点 增大通过0.05显著性检验站点 减少站点 减小通过0.05显著性检验站点 数量/个 占比/% 数量/个 占比/% 数量/个 占比/% 数量/个 占比/% 全年 241 35.9 33 4.9 431 64.1 173 25.7 冬季 458 68.1 57 8.5 214 31.9 29 4.3 春季 188 28.0 15 2.2 484 72.0 169 25.2 夏季 258 38.4 26 3.9 414 61.6 118 17.6 秋季 213 31.7 18 2.7 459 68.3 100 14.9从各季节来看,全国各站相对湿度变化除冬季以增大为主外,其余各季节均以减小为主(表2、图4):冬季呈显著增大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华北北部、江西省、青藏高原和西北东部地区,呈显著减小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云南;春季呈显著增大趋势的站点零星分布在新疆,呈显著减小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呈显著增大趋势的站点零星分布在西北和江汉地区,呈显著减小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北部、华北、长江下游地区、广东和云南;秋季呈显著增大趋势的站点零星分布在西北地区,呈显著减小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南部、华北和南方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西南地区地面平均相对湿度变化分析[J]. 李瀚,韩琳,贾志军,王炳赟,陈兴也.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6(04)
[2]东北高空湿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关系[J]. 刘玉英,李宇凡,谢今范,张红.  地理科学. 2016(04)
[3]中国地面相对湿度非均一性检验及订正[J]. 朱亚妮,曹丽娟,唐国利,周自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5(06)
[4]全球变暖对中国区域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J]. 卢爱刚.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8)
[5]华北地区夏季水汽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韩军彩,周顺武,刘伟.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06)
[6]我国的水汽输送和水份平衡[J]. 徐淑英.  气象学报. 1958(01)



本文编号:3123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123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9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