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热带太平洋低层环流主模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1-12 16:19
  利用1958-2013年NCEP/NCAR大气环流、NOAA海表温度等全球再分析资料,通过多变量经验正交分解、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热带太平洋低层异常风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主模态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与东亚大气环流及我国气候异常的可能联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热带西太平洋低层纬向风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其年代际位相经历了一次由正到负的转变,此后热带西太平洋信风明显增强。(2)1958-2001年,热带太平洋(10°S-10°N,100°E-60°W) 10m风场存在两种主模态,第一模态正(负)位相对应中西太平洋一致的西(东)风距平,与ENSO暖(冷)位相期间的风场分布类似,故称之为“ENSO模态”;第二模态正(负)位相时,热带西北太平洋存在一强大的反气旋(气旋)式环流,5°S左右的中太平洋的西风距平也很明显,该模态对应ENSO暖(冷)位相向相反位相转换时风场的分布特征,故称之为‘’ENSO转换模态”。两模态时间系数都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和季节锁相特征,但它们的主振荡周期不同,与ENSO位相的关系不同,在ENSO循环中起...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热带太平洋低层环流主模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


图3.1沿10巧-10°N经向平均的10m水平凡场的气候态分布??(矢望表示水平风场,阴影表示讳向风)??

时间序列,向风,异常场,热带太平洋


?60?叩??图3.2热带太平洋10m韩向风异常场的巧准差分布??我们根据热带太平洋低层讳向风标准差的空间分布特征(图3.2),选取变率大值区??(10°S-10°N,130°E-170°W)进行区域平均,得到能够表征热带西太平洋10m讳向风场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序列,如阁3.3所示,从中可见热带西太平洋讳向风场异常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巧末至21世纪初韩向风经历了明??显的年代际位相转变,转变后热带西太平洋东风异常显著增强,这与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热??带太平洋海气系统在1999年前后发生年代际转变的特征描述iw-w咕目一致。Zhe化等1891在??研究前冬亚澳季风对E1?Nifio事件的促发作用时指出,在强澳大利亚夏季风的协同作用下,??强东亚冬季风能够促进热带西太平洋西风异常的生成和加强,进而有利于热带中东太平洋??发展成ElNifio事件。然而,这种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末明显减弱了,Zheng等认为送可??能与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和近10几年来中部型E]?Nifio事件的频繁发生有关。徐建军??等11W1也认为东亚冬季风与其后期ENSO事件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年代防差异。鉴于PDO位??相在上世纪末也发生了年代际位相转换(见文献118图化)

时间序列,纬向风异常,区域平均,时间序列


我们根据热带太平洋低层讳向风标准差的空间分布特征(图3.2),选取变率大值区??(10°S-10°N,130°E-170°W)进行区域平均,得到能够表征热带西太平洋10m讳向风场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序列,如阁3.3所示,从中可见热带西太平洋讳向风场异常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巧末至21世纪初韩向风经历了明??显的年代际位相转变,转变后热带西太平洋东风异常显著增强,这与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热??带太平洋海气系统在1999年前后发生年代际转变的特征描述iw-w咕目一致。Zhe化等1891在??研究前冬亚澳季风对E1?Nifio事件的促发作用时指出,在强澳大利亚夏季风的协同作用下,??强东亚冬季风能够促进热带西太平洋西风异常的生成和加强,进而有利于热带中东太平洋??发展成ElNifio事件。然而,这种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末明显减弱了,Zheng等认为送可??能与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和近10几年来中部型E]?Nifio事件的频繁发生有关。徐建军??等11W1也认为东亚冬季风与其后期ENSO事件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年代防差异。鉴于PDO位??相在上世纪末也发生了年代际位相转换(见文献118图化),同时考虑到不同年代际背景??的可能影响,本文计划先选取1958-2001年的观测资料来分析热带太平洋风场异常的主要??模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的可能联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表温度异常影响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数值模拟[J]. 曾刚,伯忠凯,孙照渤,倪东鸿,李忠贤.  大气科学学报. 2013(03)
[2]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年代际变率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J]. 陈永利,赵永平,王凡,冯俊乔.  热带气象学报. 2011(06)
[3]亚洲-太平洋大气主模态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年代际变化关系[J]. 陈伟斌,肖天贵,孙照渤,龙美希.  气象科技. 2010(04)
[4]Influence of South China Sea SST and the ENSO on Winter Rainfall over South China[J]. 周连童,Chi-Yung TAM,周文,Johnny C. L. CHA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04)
[5]亚洲季风区气候对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冷暖位相的对称和非对称响应[J]. 王彦明,李双林,罗德海,付建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6]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气候影响的研究评述[J]. 李双林,王彦明,郜永祺.  大气科学学报. 2009(03)
[7]Impact of Global SST on Decadal Shift of East Asian Summer Climate[J]. 付建建,李双林,罗德海.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9(02)
[8]贝加尔湖南侧大陆高压与东亚夏季风和中国夏季气候的关系[J]. 谭桂容,孙照渤,林朝晖,贾建颖.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06)
[9]东亚季风系统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异常影响的最近研究进展[J]. 黄荣辉,顾雷,陈际龙,黄刚.  大气科学. 2008(04)
[10]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与ENSO事件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 袁媛,李崇银.  科学通报. 2008(12)

博士论文
[1]夏季亚洲中纬度大陆高压活动特征及其异常的机理[D]. 谭桂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85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585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7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