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青藏高原降水及凝结潜热对高原热源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21:00
  为了探究高原降水、降水凝结潜热及其对大气热源的影响,本文通过降水资料以及高原低涡数据集研究高原降水及低涡降水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最优凝结潜热计算方案分析降水凝结潜热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对大气热源的影响及贡献,具体结果如下:(1)高原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在1998年达到极大值高达509.9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存在准4年周期变化。空间分布呈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形态,在昆仑山脉南侧以及藏北高原南部呈增加趋势。(2)夏季是低涡降水集中时段,夏季低涡降水与高原降水量及低涡生成频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63和0.61。大值中心位于安多-那曲-索县一带,呈向东南凸出递减分布状态。高原低涡降水量在西藏西南部、青海地区以及四川西部呈明显增多趋势,最高可达0.9mm/a。(3)高原低涡日降水主要以小雨为主,中雨是低涡降水量的主要贡献者。低涡引发小雨降水基本呈全区一致增加趋势,最高递增率达0.5mm/a,而中雨降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西藏西南部、青海地区以及四川西部,最高递增率达到0.7mm/a。(4)通过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析发现OLR(射出长波辐射)反演资料优于TRMM卫星资料,但在高原东部... 

【文章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青藏高原降水及凝结潜热对高原热源的影响研究


979~2015年高原降水量时间变化图(虚线:夏半年实线:全年)

变化图,高原,月降水量,变化图


9~2015 年高原降水量时间变化图(虚线:夏半年 实水量图中可以看出(图 3-2),高原降水主要集降水量更为明显,夏半年总降水占全年降水的.0%、占夏半年降水的 94.0%。其中其中 7 月为为高原降水量最低月低至 1.9mm。

曲线,肯德尔,统计量,高原


图 3-2 高原月降水量变化图79~2015 年高原降水量曼-肯德尔统计量曲线。在明显变化。其中 UF 与 UB 两条曲线在 1997 年性检验,证明虽然在 1997 年存在突变但是这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C-FMCW雷达的高原夏季对流云垂直结构分析研究[J]. 阮悦,阮征,魏鸣,葛润生,李丰,金龙.  高原气象. 2018(01)
[2]基于CloudSat资料的中国地区深对流云物理特征研究[J]. 杨冰韵,吴晓京,郭徵.  高原气象. 2017(06)
[3]2014年7月14日高原低涡降水过程观测分析[J]. 赵平,袁溢.  应用气象学报. 2017(05)
[4]夏季高原大气热源的气候特征以及与高原低涡生成的关系[J]. 刘云丰,李国平.  大气科学. 2016(04)
[5]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降水凝结潜热变化特征分析[J]. 曹毅,范广洲,赖欣,华维,张永莉.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5(06)
[6]基于CloudSat卫星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东部夏季云的垂直结构[J]. 张晓,段克勤,石培宏.  大气科学. 2015(06)
[7]大气能量学揭示的高原低涡个例结构及降水特征[J]. 董元昌,李国平.  大气科学. 2015(06)
[8]夏季青藏高原深厚及浅薄降水云气候特征分析[J]. 潘晓,傅云飞.  高原气象. 2015(05)
[9]2014年青藏高原云和降水多种雷达综合观测试验及云特征初步分析结果[J]. 刘黎平,郑佳锋,阮征,崔哲虎,胡志群,吴松华,戴光耀,吴亚昊.  气象学报. 2015(04)
[10]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夏季降水云物理特性差异[J]. 陈玲,周筠珺.  高原气象. 2015(03)

博士论文
[1]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D]. 钟珊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云和降水特征分析[D]. 常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6



本文编号:3591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591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9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