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淮河流域旱涝灾害组合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22-02-18 12:06
  干旱灾害与积涝灾害是淮河流域历史上发生最为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制约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淮河流域旱涝灾害组合风险的区划研究,对科学制定防灾减灾策略,因地制宜安排防汛抗旱工作,以减少旱涝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工农业经济损失、生态环境恶化,最终使旱涝灾害获得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淮河流域极端旱涝事件不断发生,旱涝共存、旱涝急转事件造成的损失严重。本文以同—空间位置不仅具有旱灾风险,而且又具有涝灾风险的旱涝灾害组合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对旱涝灾害组合风险进行评价与区划。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进行降水距平分析,利用正交分解法对分析结果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将分析结果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展布,利用小波分析与趋势分析进行时间变化分析,得到结论如下:淮河流域旱涝分布受地形、降水分布、蒸散量分布的影响在这60年间为上升趋势,地形的影响上升缓慢,基本上为不变化,受海陆分布影响的情况近60年为下降趋势,周期上具有四年左右的振荡周期。依据旱、涝灾害风险形成原理,综合考虑淮河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载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利用...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灾种风险评估研究
        1.2.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
        1.2.3 旱涝共存极端事件研究
    1.3 旱涝灾害组合风险评价的系统理论分析研究
        1.3.1 旱涝灾害组合风险相关概念分析
        1.3.2 旱涝灾害组合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
        1.3.3 旱涝灾害组合风险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创新点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技术路线
    2.2 主要研究方法
        2.2.1 格网GIS技术
        2.2.2 集对分析法
        2.2.3 熵组合权重法
        2.2.4 小波分析法
        2.2.5 EOF正交分解法
        2.2.6 空间地统计分析
        2.2.7 去趋势波分析
    2.3 数据来源
3 研究区概况及其旱涝灾害风险形成背景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1.4 土壤植被
        3.1.5 水文地质
    3.2 淮河流域旱涝形成背景
        3.2.1 淮河流域历史旱涝灾情
        3.2.2 淮河流域旱涝灾害形成因素
4 淮河流域旱灾风险评价
    4.1 旱灾风险概念框架
    4.2 旱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1 旱灾风险价价指标选取
        4.2.2 旱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3 旱灾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4.4 旱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5 淮河流域涝灾风险评价
    5.1 涝灾风险概念框架
    5.2 涝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2.1 涝灾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5.2.2 涝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5.3 涝灾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5.4 涝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6 旱涝灾害组合风险评价
    6.1 旱灾风险、涝灾风险组合
    6.2 旱涝灾害组合风险评价与区划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网格GIS的安徽省旱涝组合风险区划[J]. 孙仲益,张继权,王春乙,严登华,刘兴朋,佟志军,段胜武.  灾害学. 2013(01)
[2]多灾种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明晓东,徐伟,刘宝印,杜鹃,辜智慧,葛怡.  灾害学. 2013(01)
[3]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危险性评价可变模糊识别模型[J]. 吴成国,王义民,唐言明,黄强,金菊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4]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J]. 陶生才,许吟隆,刘珂,潘婕,苟诗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02)
[5]基于去趋势波动分析的降雨演变特性研究[J]. 莫淑红,吕继强,沈冰,李文娟.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10(02)
[6]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敏感性研究综述[J]. 崔胜辉,李方一,黄静,于裕贤.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9)
[7]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J]. 刘小茜,王仰麟,彭建.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8)
[8]河南省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分析[J]. 朱业玉,顾万龙,王记芳,程炳岩,潘攀.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05)
[9]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数和强度特征[J]. 王志福,钱永甫.  水科学进展. 2009(01)
[10]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研究[J]. 闵屾,钱永甫.  水科学进展. 2008(06)

博士论文
[1]极端事件检测、评价方法及中国近40年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研究[D]. 侯威.兰州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淮河流域暴雨时空演变特征及灾害风险评估[D]. 郝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
[2]区域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D]. 唐为安.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630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630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