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准双周振荡及活跃度的年际变化

发布时间:2022-12-18 13:10
  本文利用欧洲中心(ECMWF)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集,NCEP/NCAR逐日、月平均再分析数据集和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提供的逐日格点降水资料,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的准双周活动、以及其活跃程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逐日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主要呈现全区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此空间形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季节内振荡现象明显,每年均存在以10-20天(准双周)为主周期的振荡现象,但方差存在显著年际变化。(2)源自东北亚西南向移动的中高纬度系统、源自菲律宾以东向西移动的低纬度系统都能够影响夏季高原大气视热源的准双周活动。不同区域的准双周活动系统在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准双周峰(谷)值时移动至高原附近,并通过副热带地区的经圈环流产生相互作用。(3)以高原区域平均准双周大气视热源标准化方差来表征夏季其在高原区域内的准双周振荡强度(活跃度)。此指数在1979-2015时段内主要呈现年际变化,且受到多个海温关键区的共同影响,不同年份的主导影响因子不同。ENSO事件次年,高原准双周活跃度主要受到太平洋海盆内海温异常的影响;非ENSO事件次年,北大西洋三极型海温异常是主...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相关研究现状
        1.2.2 东亚夏季风降水及与其相关的关键系统
    1.3 论文拟研究问题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使用资料说明
    2.2 理论和方法说明
第三章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准双周活动及其相关的东亚大气环流演变特征
    3.1 引言
    3.2 夏季青藏高原逐日大气视热源时空分布特征
    3.3 与夏季高原大气热源准双周活动相关的东亚大气环流演变特征
    3.4 东亚地区准双周关键系统在高原上的相互作用
    3.5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准双周振荡活跃度的年际变率
    4.1 引言
    4.2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视热源准双周活跃度的定义及其气候效应
    4.3 高原夏季准双周活跃度年际变化的可能影响因子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和讨论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特色与可能的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2年夏季中高纬大气准双周振荡对华南降水的影响[J]. 孔晓宇,毛江玉,吴国雄.  大气科学. 2017(06)
[2]华南前汛期低频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J]. 李晓帆,唐振飞,杨婷,池艳珍.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7(02)
[3]季节内振荡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两次北跳的机制[J]. 苏同华,薛峰,陈敏艳,董啸.  大气科学. 2017(03)
[4]青藏高原季风活动与大气热源/汇的关系[J]. 曾钰婵,范广洲,赖欣,华维,张永莉.  高原气象. 2016(05)
[5]青藏高原春季地表感热异常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变化的影响[J]. 周俊前,刘新,李伟平,朱陵晶,吴辉.  高原气象. 2016(04)
[6]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低频振荡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关系[J]. 王黎娟,葛静.  大气科学. 2016(04)
[7]亚洲夏季风动力学研究综述[J]. 刘伯奇,何金海.  热带气象学报. 2015(06)
[8]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J]. 乔钰,周顺武,马悦,王传辉,李强.  气象科技. 2014(06)
[9]青藏高原-东亚平原-西北太平洋三级阶梯状海陆热力差异及其对东亚气候季节转换的影响[J]. 祁莉,何金海,王玉清.  科学通报. 2014(19)
[10]影响高原大气热源的海温强信号及其相关大气结构[J]. 朱文会,徐祥德,陈渭民,魏凤英.  气象科技. 2013(04)

博士论文
[1]欧亚遥相关型演变的动力机制及其气候效应[D]. 汪宁.南京大学 2014
[2]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D]. 钟珊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中国夏季降水模态时间稳定性和统计降尺度预测研究[D]. 庞轶舒.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4
[2]近30年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变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D]. 王美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22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722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7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