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东北地区两次典型强降水过程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9 08:08
  短时强降水是具短时性、对流性和突发性的灾害性天气,易导致严重的次生灾害,是天气预报业务的重点也是难点。近年来,随着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观测站点的不断增加,可用观测资料的质量和分辨率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加之中尺度数值模式也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都为我们分析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理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选取“2010.7”和“2013.8”两次短时强降水的典型个例,首先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非常规观测资料从降水分布特征、大尺度环流特征及中尺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在资料分析基础上,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模拟资料,对两次强降水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境条件、触发机制及动、热力学特征等的差异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两次强降水过程落区的时空分布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2010.7”过程的降水落区呈东北西南向带状分布,雨带集中,且降水集中在夜间;“2013.8”过程的降水落区有多个大值中心,降水多发生在白天,且极端雨强较强。小时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分析显示,两次过程的中尺度系统的发展演变特征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2、两次强降水过程在大尺度环流特征上存在相似之处,...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短时强降水的研究现状
        1.2.1 强降水产生的物理机制和环境条件研究
        1.2.2 强降水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研究
        1.2.3 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强降水监测中的应用
        1.2.4 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开发与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短时强降水典型个例的降水实况分析
    2.1 “2013.8”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降水特征
    2.2 “2010.7”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降水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时强降水的典型个例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
    3.1 “2013.8”短时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场分析
        3.1.1 200hPa形势分析
        3.1.2 500hPa形势分析
        3.1.3 850hPa形势分析
    3.2 “2010.7”短时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场分析
        3.2.1 200hPa形势分析
        3.2.2 500hPa形势分析
        3.2.3 850hPa形势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4.1 “2013.8”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
        4.1.1 逐时加密雨量分布特征及中尺度雨团分析
        4.1.2 MαCS的发生、发展和演变
        4.1.3 “2013.8”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4.1.4 “2013.8”降水过程的雷电活动特征
    4.2 “2010.7”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
        4.2.1 逐时加密雨量分布特征及中尺度雨团分析
        4.2.2 中尺度对流云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
        4.2.3 “2010.7”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4.3 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发展的多尺度环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WRF中尺度模式简介及设计方案
        5.1.1 WRF中尺度模式简介
        5.1.2 “2013.8”强降水过程模式模拟设计
        5.1.3 “2010.7”强降水过程模式模拟设计
    5.2 “2013.8”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检验
        5.2.1 “2013.8”强降水过程的模拟结果的检验
        5.2.2 “2013.8”过程环流特征的检验
    5.3 “2010.7”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检验
        5.3.1 “2010.7”强降水过程的模拟结果的检验
        5.3.2 “2010.7”过程环流特征的检验
    5.4 短时强降水的诊断分析
        5.4.1 诊断分析方法
        5.4.2“2013.8”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模拟结果分析
        5.4.3“2010.7”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模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5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745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8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