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基于拔节期分区的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遥感监测

发布时间:2023-04-03 20:00
  冬小麦晚霜冻指标与其发育阶段密切相关,通过分区域对河南省冬小麦拔节期进行研究,建立细化的晚霜冻遥感指标,可以精确监测冬小麦晚霜冻发生情况。以2018年4月3—8日河南省晚霜冻过程为案例,首先利用热惯量法反演地表温度,再根据相近时次地面观测气温对其进行订正,最后以地面观测当日最低气温对遥感反演最低温度进行推算,体现了地面观测温度的准确性和遥感反演的区域性的优势,利用晚霜冻区域化指标和遥感反演最低温度进行冬小麦晚霜冻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这次晚霜冻主要发生在河南北部的新乡、鹤壁、安阳和中部的平顶山等地,发生灾害面积均在5%以上。和最低气温分布图对比结果显示,低温区域不一定发生晚霜冻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区域的小麦发育期不同,而不同发育期形成冻害的气温不同。根据发育期建立的分区指标进行晚霜冻监测,监测结果与冻害发生实际情况相符。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1 晚霜冻过程
    1.2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晚霜冻指标
    2.2 晚霜冻分区指标研究
        2.2.1 拔节期区划
        2.2.2 晚霜冻分区指标
    2.3 地表温度反演
        2.3.1 反演方法
            (1)Li的计算
            (2)通道比辐射率的计算
            (3)大气透过率的计算
            (4)夜间温度计算
        2.3.2 MODIS反演最低温度的推算
3 结果与讨论
    3.1 晚霜冻监测结果
    3.2 讨 论



本文编号:3781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781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2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