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福建漳浦中新世琥珀中的两种昆虫化石

发布时间:2020-04-24 00:38
【摘要】:中新世作为新生代一系列冰河时期中重要的过渡时期,动植物丰富,并且其形态特征与现生动植物已具较高可比性,因此一直备受学者关注。近年来我国东南部福建漳浦地区不但发现了大量包括龙脑香科植物在内的植物化石,而且发现了部分琥珀化石,经地球化学分析,其来源正是龙脑香科植物。琥珀作为昆虫化石重要的保存媒介,一直是国际古昆虫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已知漳浦地区植物化石非常丰富,但有关琥珀中的昆虫化石却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了福建漳浦地区琥珀中的两种昆虫化石,为我国东南部地区中新世瘿蚊和姬小峰昆虫生物多样性和系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采用磨片法和抛光法对琥珀化石进行了细致的打磨,对福建中新世琥珀中两种昆虫化石形态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鉴定,分别重新整理了瘿蚊科和姬小蜂科各亚科的系统分类检索表,确定了瘿蚊科瘿蚊亚科翼端瘿蚊属1未定种及姬小蜂科啮姬小峰亚科1个新属新种,分别为:瘿蚊科Alatostyla sp.和姬小蜂科Maatus YJ Li et BN Sun gen.nov.,Maatus fujianensis YJ Li et BN Sun sp.nov.。它们是迄今我国在中新世时期瘿蚊科和姬小蜂科昆虫唯一的化石记录。分别从瘿蚊科昆虫的食性和化石记录探讨了瘿蚊科中各亚科的起源与演化,认为瘿蚊科昆虫起源于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毛瘿蚊亚科等菌食性瘿蚊是瘿蚊科中最古老的类群,即祖先类群,其他亚科均由其祖先类群进化而来,其中瘿蚊亚科分化程度最高。瘿蚊科昆虫食性的进化路线是由菌食性向植食性和捕食性发展演化的。最后,利用姬小蜂科盾纵沟特征,讨论确定了啮姬小蜂亚科在姬小蜂科中的祖先类群地位,凹面姬小蜂亚科分化程度最高。
【图文】:

化石,地理位置


117°51′36.45″)(图2-1),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佛昙镇东北部。漳州市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年均温度约为 21℃,因此生物多以暖热、湿润地区植被类型及昆虫种类为主。漳州市境内地形多样,由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组成,西北部多山脉,整体地势由西北至东南渐低。水资源同样丰富,,其中九龙江为全福建省第二大河。海域面积略大于陆域面积,大陆沿线长达 519 公里,呈北东走向。漳浦县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风向主要以东南风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低山丘陵,东南部面海。地貌及其丰富,有山地、丘陵、河谷、盆地、平原、滩涂、半岛、海湾、岛礁等类型。

素描图,素描图,比例尺,标本


anensis YJ Li et BN Sun sp.nov 素描图,标本编号比例尺=0.2mm。e drawing of Maatus fujianensis YJ Li et BN Sun sFJZP-2017-001; scale bar=0.2mm.通体呈黄褐色,具金属光泽,腹部黑黄交0.11mm,胸长 0.12mm,腹长 0.25mm,腹椭圆形,背面观长大于宽;触角着生于面式。其它特征不明显。三节,棒节 3 节,无轮生的刚毛发现。不具网状细刻纹,前胸较短,中胸盾片长形,长宽比为 1:2,沟后片向中胸盾片沟方角向后延伸;中胸长度为并胸腹节的 2.1 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1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科学家发现恐龙最后一餐[J];科学大观园;2017年07期

2 张行;兰州地区远古时期生态环境初探[J];兰州学刊;1988年03期

3 舒德干;高肌虫的个体发育及性双形特征[J];现代地质;1988年04期

4 李家英;一个新化石种的发现及其意义[J];植物研究;1988年04期

5 关绍曾;对我国Cypris decaryi化石种的讨论[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8年03期

6 孟祥营;陈芬;邓胜徽;;杉木属的一个化石种——亚洲杉木[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8年06期

7 杨湘宁;广西宜山马平组的■类化石分带[J];现代地质;1989年03期

8 吴乃琴;;江西清江盆地临江组非海相腹足类化石及时代讨论[J];古生物学报;1989年06期

9 黄万波;;我国更新世两属鬣狗(Hyaena,Crocuta)的关系与分类[J];古脊椎动物学报;1989年03期

10 李家英,魏乐军,郑绵平;西藏西北部胸隔藻属Mastogloia Thwaites中的一个新化石种[J];地球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力;冷琴;;水杉化石叶角质层的新制备方法[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春香;马俊业;杨群;;三叠里白Hicriopteris triassica(化石种)的系统位置:来自分子系统学的证据[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兴;刘宇超;梁嘉琪;李相传;肖良;;浙江中新世菱属植物化石的数值分类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4 王亚琼;沙金庚;泮燕红;张晓林;饶馨;;形态学分析在介形类系统分类中的应用——以Ilyocypris bradyi的轮廓分析为例[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姚云志;任东;;蝽次目昆虫的系统发育与起源演化[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占基;恐龙!恐龙![N];中国集邮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刘晓倩 唐凤;丹尼索瓦人的东亚“首秀”[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富春;寻找东方“丹尼索瓦人”[N];中国青年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涛;中国的真马化石及其生活环境[D];西北工业大学;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义杰;福建漳浦中新世琥珀中的两种昆虫化石[D];兰州大学;2019年

2 王琪;西乡生物群磷酸盐化特异埋藏化石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3 谢坤;秦皇岛山羊寨第2地点中更新世动物群中的仓鼠化石[D];西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38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38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3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