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缺氮和营养方式对Parachlorella kessleri TY油脂积累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23:51
【摘要】:随着人们对能源需要的不断增加,具有燃烧率高、污染性小的清洁能源—生物柴油得到了广泛关注。而微藻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点,特别是能贮存足够的油脂,因此有很大潜质成为生物柴油原料。目前,已有许多有潜力的富油微藻被筛选,并且通过诸多调控手段(例如,营养元素限制以及环境因子和营养方式的调控等)提高了微藻中的油脂含量。目前,山西省现在正处于能源结构调整阶段,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而微藻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基于前述研究进展,本研究筛选获得一株山西本土富油藻株Parachlorella kessleri TY。然而,有关该藻种的报道较少,尤其鲜有该藻种油脂方面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以一株采自山西本地的土著微藻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氮元素限制以及营养方式调控对其油脂积累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首先从山西省境内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单细胞绿藻,然后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系统的鉴定,确定其为凯氏拟小球藻,并命名为Parachlorella kessleri TY。同时,对其脂质相关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藻株油脂含量达到33.27%,油脂产率为34.62 mg·L~(-1)d~(-1)。脂质组成以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为主,其C16和C18系总脂肪酸也很高,高达88.15%,并符合生物柴油相关标准。由此可见,该藻株有非常大的潜质可以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2)对其进行缺氮培养,发现缺氮条件下P.kessleri TY的生长速率下降、叶绿体降解、光合活性降低、蛋白质合成也下降,但其藻细胞内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升高,中性脂及总脂的含量都有所提高,且适于作为生物柴油的C16:0、C18:1、C18:2和C18:3含量明显上升,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含量也都有所提高。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缺氮条件相比氮正常条件所涉及脂肪酸合成与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限速酶相关基因(accC、fabF、fabH、FAD2、SCD)呈显著上调,涉及脂肪酸延长与脂肪酸降解的关键限速酶相关基因(ACAA1、ECHS1、MECR)呈显著下调。基于生理生化及转录组学结果,不难发现,缺氮有益于P.kessleri TY的油脂积累。(3)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对P.kessleri TY进行了异养和兼养的实验。结果发现,异养培养的藻株生物量为0.55 g·L~(-1),生物量产率为78.57 mg·L~(-1)d~(-1);兼养条件下,藻株生物量达到了1.53 g·L~(-1),生物量产率提高至218.57 mg·L~(-1)d~(-1)。但是,异养和兼养条件下的色素含量、光合活性以及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自养,说明添加了葡萄糖的培养基不利于色素与蛋白的合成且会严重抑制光合活性。然而,异养和兼养培养却能积累更多油脂(总脂含量分别为:39.85%和42.92%),尤其是中性脂含量明显增高。而且,异养和兼养培养里适合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脂肪酸含量均上升,尤其是C18:1的含量显著增加。此外,相比于兼养培养,由于异养培养的生物量较低,导致其总的油脂产率降低。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兼养条件更有利于P.kessleri TY的油脂积累。(4)缺氮-兼养联合培养该产油藻株,以期得到更高的油脂产率。结果阐明,缺氮-兼养联合培养的藻株干重(1.15 g·L~(-1))、生物量产率(164.29 mg·L~(-1)d~(-1))、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均高于缺氮培养且低于兼养培养。但是,其油脂积累能力明显强于缺氮培养和兼养培养。上述结果说明,油脂的累计兼具了缺氮培养与兼养培养的共同优势,从而达到较高的积累量。此外,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却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表明在缺氮与添加额外碳源的联合作用下,会大大削减其蛋白质含量,而将大部分新同化的碳源转向油脂,从而有利于油脂的积累,且其油脂含量的增加量远大于生物量的减少,所以,其油脂产率也较高。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C16与C18系脂肪酸总和、C16:0、C18:1、SFA与MUFA含量在缺氮-兼养联合培养里也很高。因此,缺氮-兼养联合培养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油脂的积累。综上所述,对P.kessleri TY进行缺氮及兼养条件下的联合培养,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其油脂产率,并能得到相对含量较高的可用于生物柴油制备的脂肪酸。
【图文】:

太原,山西,圆形,红色


图 1 太原地区研究区域图(太原,山西,,中国)(填充红色圆形)Figure 1 The map of study area in Taiyuan (TY, Shanxi, China) (filledred circle)的形态学观察

似亲孢子,照片,藻株,结合法


每组实验设置三个重复,所有被测数值都用平均标准MInc,Chicago,IL,美国)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法)进行显著性分析,当 P < 0.05 表示在统计学上具有析征分析微观察微镜下,该分离的藻株具有以下特征:单细胞,黄绿色,球m。叶绿体周生,不规则片状,占据大部分细胞外围,一胞中看到。藻株成熟后,母细胞分裂产生 2 个或 4 个似释放的孢子有的相邻发育并形成不定群体。根据其形态绿球藻中的小球藻类[107](图 2.1)。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4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春;李娜;;猕猴桃缺氮及氮中毒症状[J];北京农业;2008年34期

2 王忠民;如何确定作物缺氮、磷、钾肥[J];河南科技;2001年08期

3 王忠民;如何确定作物缺氮、磷、钾肥[J];四川农业科技;2001年06期

4 李保卫;;作物缺氮、磷、钾肥的症状[J];农家科技;2002年03期

5 ;如何判断作物缺氮、磷、钾肥[J];广西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6 刘校丽;刘雪珂;王顺领;;常见作物缺氮症状及防治方法[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3年06期

7 葛珍珍;王杰;余晓斌;;分批补料及缺氮培养对小球藻油脂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4期

8 王吉祥;;用科学方法观察农作物缺氮、磷、钾肥[J];湖北农机化;2002年02期

9 王忠民;如何判断作物缺氮、磷、钾肥[J];中国果菜;2002年04期

10 葛珍珍;王杰;余晓斌;;分批补料及缺氮培养对小球藻油脂产量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张志强;猕猴桃缺氮的防治措施[N];陕西科技报;2009年

2 王忠民;如何确定作物缺氮、磷、钾[N];云南科技报;2001年

3 薛志成;如何确定作物缺氮、磷、钾肥[N];湖北科技报;2006年

4 梁久梅;蔬菜缺氮磷钾咋办[N];临汾日报;2010年

5 刘万珍;葡萄缺氮磷钾咋治[N];农民日报;2015年

6 方圆;棉花缺氮蕾铃易脱落[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7 山东省东平县农委 王玉堂;小麦缺氮缺钾的补救措施[N];农民日报;2012年

8 王立华;小麦缺氮缺钾及时补救[N];农民日报;2012年

9 陈伦寿;蔬菜缺乏氮、磷、钾有哪些典型症状[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一帆;缺氮和营养方式对Parachlorella kessleri TY油脂积累的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2 武永军;缺氮复氮处理下玉米幼苗根系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赵龙生;红藻光合作用藻胆体—类囊体膜的超分子结构及其对缺氮的响应[D];山东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庞晓琴;NdhF1在蓝藻缺氮休眠过程中的功能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芳芳;一株富含鲨烯的丛粒藻藻株鉴定、烃成分分析及缺氮对烃脂积累影响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张磊;营养和环境因子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产氢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李金洵;血球藻在胁迫条件下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42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42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d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