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AtABCG14调控拟南芥抗旱反应的作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06:55
【摘要】:干旱(Drought)是常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并降低作物产量。植物在适应干旱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抗旱反应机制,使它们能够快速感知环境信号,并做出生理生化反应。植物激素是细胞内的信号分子,在应对非生物胁迫的保护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植物体内产生的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K)是参与应激反应的关键信号分子之一。据报道,植物生理缺水状态下,细胞分裂素能够参与调控气孔运动、减弱蒸腾作用、提高植物的耐旱性,而在这些过程中反式玉米素(trans-Zeatin,tZ)发挥了主要功能。tZ类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部合成并进行长距离运输,在靶细胞中发挥功能。AtABCG14是tZ运输的关键因子,它的缺失会影响tZ的向顶运输,造成突变体形态发生变化。tZ信号是干旱胁迫的初级反应,它是如何调整植物体内应激和发育基因转录水平、调控气孔运动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研究AtABCG14向顶运输的细胞分裂素在抗旱反应中的作用机理,我们结合了遗传学、细胞学、激素代谢分析和转录组分析等实验手段进行研究,初步阐明了AtABCG14在抗旱反应中的分子机理。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干旱胁迫下,AtABCG14的表达和tZ类CK含量下降。GUS组织染色结果和qRT-PCR结果显示,拟南芥幼苗经甘露醇或脱落酸处理后,AtABCG14的表达量在植株中整体大幅降低;且由激素代谢分析可知,甘露醇或脱落酸处理后幼苗中大部分的细胞分裂素含量也降低。(2)atabcg14突变体气孔孔径变小从而导致其蒸腾作用减弱。通过抗旱表型分析及热成像图分析,atabcg14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蒸腾强度减弱,水分散失少,耐旱能力更强;而显微镜下观察到突变体的气孔密度不变但气孔孔径变小,说明AtABCG14参与调控气孔运动,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3)tZ类细胞分裂素能够回补atabcg14表型,恢复气孔大小。较低浓度的tZ类细胞分裂素处理atabcg14突变体,能够调节气孔运动,部分恢复突变体气孔大小及蒸腾作用,说明AtABCG14运输的tZ类细胞分裂素是介导气孔运动的关键因子。(4)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参与AtABCG14介导的抗旱调控途径。LC-MS/MS检测表明,干旱胁迫处理后野生型拟南芥中tZ类细胞分裂素和SA的含量分别下降和上升,而在atabcg14突变体中tZ类细胞分裂素和SA激素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其他激素的变化规律在野生型和突变体中相同,表明tZ类细胞分裂素和SA都参与了AtABCG14介导的抗旱反应。(5)atabcg14突变体中CK和SA信号共同调控活性氧(ROS)积累。二氯荧光素染色分析和qRT-PCR分析显示,atabcg14突变体中CK响应基因A型ARRs、SA合成基因ICS1、ICS2及ROS合成相关基因PRX33、PRX34表达量均下降,保卫细胞中活性氧含量比野生型低,说明AtABCG14介导的抗旱调控途径中CK信号和SA信号通过降低活性氧水平,调控气孔关闭。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AtABCG14介导细胞分裂素运输调控拟南芥抗旱反应的过程。其中地上组织tZ类细胞分裂含量降低,响应基因A型ARRs的表达下调,同时SA的合成也降低并减弱SA信号传递,导致活性氧含量减低,抑制气孔的张开,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植物抗旱性。
【图文】:

蛋白,接受区域,正调节,信号转导途径


图 1.1 AtABCG14 的表达模式[20]Figure 1.1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of AtABCG14[20][的信号转导途径元信号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ing systems,T膜上的受体蛋白 AHK2,AHK3 和 AHK4 相结合,活性,,使其发生自体磷酸化[22];之后,保守区域 H接受区域(receiver domain)的 Asp 残基;此磷酸HPs 蛋白;磷酸化的 AHPs 蛋白能够被转运到细胞递给 CK 响应调节因子 A 型或 B 型 ARRs 蛋白受活 B 型 ARRs 基因的表达;B 型 ARRs 被激活后,物生长发育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达到调控植物Rs 是细胞分裂素响应的正调节因子,而 A 型 ARR

信号通路,气孔关闭


第一章 文献综述的敏感性受CK信号影响,ABA下游转录因子AREB1,ANAC和DR 受体蛋白基因 AHK1 的上调[31];ABA 信号分子 ABI4 能抑制 ARR5 ABI4 通过下调 PIN1 基因的表达,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32],因此、CK 和生长素信号途径上的一个重要连接点。胞分裂素与水杨酸的相互作用酸(Salicylic acid,SA)是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植物抗低温[33]、疫[35]、衰老[36]等生理活动。CK 在 SA 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不可或缺,调控氧化状态的响应[37, 38],促使气孔关闭(图 1.2)以应对免疫反应迫[31]。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文柱;;果果丰——赤霉吡效隆双效细胞分裂素[J];农业知识;2017年16期

2 ;细胞分裂素在蔬菜上的应用[J];天津农林科技;2002年01期

3 王惠娟;细胞分裂素在蔬菜上的应用[J];上海蔬菜;2001年01期

4 D. M. Reid;R. L. Wample;迎春;;细胞分裂素和气孔[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5 Chong-Maw Chen;俞美玉;;豌豆植株和胡萝卜根中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部位[J];核农学通报;1987年01期

6 黄正国;;细胞分裂素在春甘蓝上的应用[J];长江蔬菜;1987年01期

7 程淑婉;姜紫荣;杨伦;;杉木萌芽中内源细胞分裂素的分离鉴定[J];林业科学;1987年01期

8 王纬;;细胞分裂素打破唐菖蒲的休眠[J];植物杂志;1987年02期

9 谈锋;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植物细胞分裂素的分离和测定中的应用[J];色谱;1988年01期

10 梁伯t

本文编号:2649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49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4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