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耐辐射奇球菌Feo系统参与锰铁转运和氧化压力抗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22:40
【摘要】:耐辐射奇球菌是一种对电离辐射、紫外线、干燥、氧化剂等压力胁迫具有极强抗性的极端微生物,它的胞内锰铁含量比(Mn/Fe)高于其他细菌,并与其极端氧化抗性机制密切相关。由此,耐辐射奇球菌胞内的锰、铁离子动态平衡的调控过程与机制,不仅与细胞的生理生长具有密切关系,可能还会影响其极端抗性等。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耐辐射奇球菌的锰铁转运途径,研究了耐辐射奇球菌的Feo系统及其功能。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发现了耐辐射奇球菌中的Feo系统由FeoA(DR1220),FeoB(DR1219)和FeoC(DR1218)三个蛋白组成,其编码基因处于共转录的同一操纵子;通过荧光标记分析证明DR1219位于细胞膜中。Feo系统全突变株(Mt-Feo)导致细胞内锰离子、铁离子水平的显著下降,并且突变细胞对锰离子和铁离子压力的敏感性降低,这表明Feo系统可能参与耐辐射奇球菌中锰和铁离子的吸收转运。此外,Feo系统缺失后,其他锰和铁相关的离子通道和调控因子表达上调,Feo系统可能与其他的金属离子通道和调控因子一起构成了耐辐射奇球菌中的锰、铁离子转运体系。2.研究了 Feo系统在菌体抗性中的功能。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株Mt-Feo对过氧化氢压力的抗性明显降低,并且Feo系统的缺失导致胞内ROS(活性氧)的积累和SOD酶活性的下降;在过氧化氢胁迫下,野生型菌株中Feo系统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表明在氧化压力下,耐辐射奇球菌Feo系统可能通过其对锰、铁离子的选择性转运,维护胞内锰铁平衡和保护细胞免受ROS造成的损伤。本研究结果证明,耐辐射奇球菌的Feo系统参与锰、铁离子的吸收转运以及对氧化应激的抗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耐辐射奇球菌Feo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及菌体的氧化抗性机制提供了基础。
【图文】:

耐辐射奇球菌Feo系统参与锰铁转运和氧化压力抗性的研究


图1.2耐辐射奇球菌细胞外被结构模型图逡逑..逡逑

耐辐射奇球菌Feo系统参与锰铁转运和氧化压力抗性的研究


图1.4耐辐射奇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性比较:丫射线(A);干燥(B);紫外辐照(C);丝裂霉素C逡逑处理(D)[3]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艳;;耐辐射奇球菌DR_2418的功能分析及其相互作用蛋白预测[J];健康之路;2017年04期

2 陈立;董俊兴;;耐辐射奇球菌抗辐射作用的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2008年04期

3 蒋佳宁;韩万春;许鹏;;耐辐射奇球菌中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J];科技视界;2018年16期

4 封琼;田兵;华跃进;;耐辐射奇球菌极性脂类的研究进展[J];核农学报;2013年12期

5 吕星,邢瑞云,路萍,郑晖;耐辐射奇球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1年03期

6 何云晓;严万里;陈晓明;楚士晋;;Cu~(2+)、Fe~(3+)对微生物生长及去除溶液中Cr(VI)的影响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4期

7 陈立;周义龙;邢瑞云;朱捷;董俊兴;;耐辐射奇球菌代谢产物中的化学成分[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年06期

8 胡雅萍;田兵;郑智国;封琼;华跃进;;小牛血清对耐辐射奇球菌类胡萝卜素在肿瘤细胞中吸收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1年05期

9 孙晓宇;李斌元;马云;苏泽红;何彬彬;何淑雅;;耐辐射奇球菌的辐射损伤修复机制研究进展[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2年02期

10 杨梦;;“不死”奇迹[J];科学大众(中学版);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桥;张晓玲;张俊祥;张磊;方呈祥;;耐辐射奇球菌抗辐射机制的代谢组学初步研究[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桥;张晓玲;张俊祥;张磊;方呈祥;;耐辐射奇球菌抗辐射机制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桥;张晓玲;张俊祥;张磊;方呈祥;;耐辐射奇球菌抗辐射机制的代谢组学初步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张磊;唐雅丽;周国玲;罗雪松;方呈祥;;耐辐射奇球菌β-胡萝卜素加氧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杨桥;张晓玲;张俊祥;张磊;周国玲;方呈祥;;耐辐射奇球菌在放射性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中的作用研究[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志东;茆军;王玮;唐琦勇;石玉瑚;;一株耐辐射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孙晓宇;杜邱;杨杰;李伟;李斌元;马云;黄波;何淑雅;廖端芳;;耐辐射奇球菌ddrO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ddrO基因对其抗逆性的影响[A];传承与发展,创湖南省生理科学事业的新高——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8 覃贻琳;董发勤;聂小琴;罗昭培;周娴;;SA固定化活体耐辐射奇球菌对UO_2~(2+)的生物矿化研究[A];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9 杨桥;张晓玲;张俊祥;张磊;周国玲;方呈祥;;耐辐射奇球菌在放射性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中的作用[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加拿大莱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特聘教授 鲍勇剑;驯服复杂性的创新最有生命力[N];第一财经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九龙;极端微生物耐辐射奇球菌合成功能性纳米金颗粒的机制及其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戴商;耐辐射奇球菌多聚磷酸盐代谢关键酶的生化功能与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3 焦建东;耐辐射奇球菌RecJ和DdrB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程凯莹;耐辐射奇球菌DNA末端切割过程的结构与功能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刘程智;耐辐射奇球菌转录组测序数据发掘及抗性相关基因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王云光;耐辐射奇球菌中PprI蛋白酶介导的DNA损伤应激响应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常晓松;D.radiodurans紫外辐射损伤修复机制及环境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8 林琳;耐辐射奇球菌群体感应系统及其在菌体氧化胁迫抗性中功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梦葭;一种耐辐射奇球菌铁平衡调节蛋白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郭忠忠;耐辐射奇球菌对铜/铬/铀的吸附作用及其基因工程载体的构建[D];南华大学;2018年

3 罗宇霞;耐辐射奇球菌PprI的GAF结构域功能初探[D];浙江大学;2019年

4 金叶;耐辐射奇球菌Feo系统参与锰铁转运和氧化压力抗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5 曾洋;耐辐射奇球菌pprM基因缺失对其类胡萝卜素合成及抗逆能力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7年

6 潘宝平;耐辐射奇球菌PprM蛋白与pprI/recA/pprA基因相互作用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7年

7 杨奇;耐辐射奇球菌pprM与pprI基因修饰对真核293T细胞辐射抗性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7年

8 王秋岩;耐辐射奇球菌pprM启动子鉴定及其与PprⅠ蛋白的相互关系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9 黄婷;微生物诱导钙锶生物矿化及界面调控机制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10 刘小玲;去除U(Ⅵ)的微生物选育及其与U(Ⅵ)的相互作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55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55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8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