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扬子鳄繁殖生态及配偶选择策略的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20:25
【摘要】: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濒危且珍稀的爬行动物。据史料记载,扬子鳄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环境破坏、栖息地丧失以及人类的捕杀,扬子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以至濒临灭绝。不过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扬子鳄的种群复壮工作成效显著,种群数量显著提升。因此,加强扬子鳄繁殖、生态、行为机理的研究对扬子鳄种群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为了应对外界复杂环境变化以及改善种群遗传质量,爬行动物通常在行为上有所响应,表现在巢位选择特征和配偶选择策略。然而,关于扬子鳄的巢环境因素与繁殖关系,以及配偶选择分子机制的研究不得而知。基于此,对长兴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的扬子鳄展开相关研究,主要工作有:(1)对扬子鳄的行为谱进行观察;(2)调查统计该保护区巢的环境参数、温度和繁殖指数,寻找影响扬子鳄繁殖的潜在因素;(3)进行亲子鉴定,分析扬子鳄的多重交配;(4)从MHC基因和微卫星(SSR)角度解析扬子鳄配偶选择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扬子鳄的行为活动进行观察,行为主要有体温调节行为、繁殖行为、通讯行为、运动行为、摄食行为、冲突行为、同性恋行为以及其他行为。(2)不同生境的巢环境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核心区中的平均最近树距离为0.99 m。平均水源距离为2.47 m,82%的巢郁闭度在0.8以上。野放区,巢距最近树的平均距离为0.69 m,平均水源距离为4.59 m,只有32%的巢郁闭度在0.8以上。孵化成功率在核心区和野放区间差异不显著(P=0.817)。新生幼鳄体重和体长在不同生活生境中差异显著(出生体重:P0.001;出生体长:P=0.005)。此外,核心区的雌鳄体长分别与窝产卵量、幼鳄体重显著正相关(P0.05),野放区的雌鳄体长与幼鳄体长显著正相关(P0.05)。扬子鳄的巢温波动与孵化成功率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最优模型的参数有郁闭度和最近树距离与巢内均温密切相关。(3)对2015~2017年的繁殖子代进行亲权鉴定。本研究利用13个微卫星位点,对核心区的31窝母本已知的子代进行亲子鉴定,结果成功鉴定其中的12窝真实父本。对野放区的35窝母本和父本均未知的子代进行亲子鉴定,成功鉴定出其中的28窝的真实母本和30窝的真实父本。此外,核心区和野放区共有69个家系,其中94.2%窝子代为单父本,仅有5.8%窝子代为两个父本。仅在核心区中出现双父本现象,野放区均表现为单父本。(4)随机抽样结果显示繁殖雄性的MHC I类基因I1327e3位点的杂合率在95%的置信区间外,且显著高于随机抽样雄性(P=0.001);同时,雄性实际配偶对的氨基酸距离和氨基酸功能距离在随机抽样配偶对之外,且显著高于随机抽样配偶对(氨基酸距离:P=0.031;氨基酸功能距离:P=0.031),这表明雌性扬子鳄在配偶选择上支持杂合子优势假说和基因相容性假说。同时,杂合雄性的子代数显著高于纯合雄性的子代数,这可佐证杂合子优势假说。此外,实际繁殖配偶对的亲缘系数在随机抽样配偶对的置信区间内,表明扬子鳄种群在配偶选择策略上不回避近亲繁殖。结论:本研究首次建立扬子鳄的行为谱,并报道疑似同性性行为;其次,植物郁闭度、最近树距离及巢内均温对孵化成为率显著影响;再次,父权鉴定结果显示扬子鳄子代约95%为单父本;最后,雌性扬子鳄的配偶选择支持杂合子优势假说和基因相容性假说,而且扬子鳄不回避近交。本研究结果将对进一步改善和管理人工复壮种群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

扬子鳄,核心区,保护区,实体图


图 2.1 扬子鳄保护区的核心区图Figure 2.1 Map of the core region at Yinjiabian Chinese alligator natural reserve图 2.2 扬子鳄保护区的核心区生境实体图Figure 2.2 Habitat map of the core region at Yinjiabian Chinese alligator natureserve

扬子鳄繁殖生态及配偶选择策略的分子机制研究


扬子鳄保护区的核心区生境实体图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58;Q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洋子;;进化心理学两性配偶选择及相关问题差异的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6期

2 高超男;游秀峰;李为争;盛子耀;杨晓杰;张少华;原国辉;;昆虫配偶选择行为的研究[J];华中昆虫研究;2019年00期

3 陈一筠;恋爱中交往检验选择[J];家庭科技;1995年06期

4 张正旺;;环颈雉的配偶选择[J];生物学通报;1990年04期

5 吴光耀,蒋志刚,李敏;第9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理论试题(五)[J];生物学通报;1999年08期

6 ;怎样选择对象[J];家庭科技;1994年12期

7 邹文谦;李振兴;;性铭记在人类择偶中的作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8 张新慧;赵怀阳;孟乐;李朝旭;;择偶复制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5年02期

9 许小玲;从择偶观的变迁看择偶标准的时代性——论中国女性建国至今50多年的配偶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张人骏;第十三讲 社会细胞与健康学(下)[J];家庭医学;199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鄂明菊;宋晓蕾;王海涛;;白眉姬瀇婚外父权及婚外配偶选择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李广宇;徐金会;薛慧良;陈蕾;徐来祥;;配偶选择对黑线仓鼠脑内多巴胺D2受体表达量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孙儒泳;张立;;气味信号与两种田鼠的配偶选择[A];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戴昶春;姚本先;;焦虑对留守经历女大学生择偶复制的影响[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5 雷昕;;利他品质在择偶中的市场价值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6 邹雯;丁道群;;音乐的适应功能:进化的视角[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秦珍子;是不是另一半,,DNA说了算?[N];大众卫生报;2014年

2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 博士生导师 郎景和;生育意味着什么?(上)[N];中国妇女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韩群花;扬子鳄繁殖生态及配偶选择策略的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孙力;朱瀗配偶选择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3 鄂明菊;白眉姬瀇配偶选择与繁殖适合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4 郁洁汝;人类配偶选择机制的进化生物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5 王琛;青藏高原地山雀的社会组织和配偶选择[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洁菲;形态特征对雌雄两性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决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诗语;马尾松毛虫配偶选择和生殖适度的研究—成虫日龄、交配经历和大小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7年

3 魏玉圣;雌性大山雀婚外配偶选择的影响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4 王佳;择偶复制现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宪德;灰文鸟配偶选择及分子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6 胡楠;配偶选择的神经机制:择偶策略、性别差异和自我评估[D];西南大学;2015年

7 刘红霞;基于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红隼配偶选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李广宇;配偶选择对黑线仓鼠脑内DADR2表达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樊倩西;大山雀身体条件和领域鸣唱对配偶选择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郭雅琦;棉铃虫眼色突变体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55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55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9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