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河南鲁山寒武系第二、三统馒头组遗迹化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12:03
  遗迹化石是古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除了直观地记录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信息之外,还间接地佐证复原这些生物的古生物学分类、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地史时期的一次重大生物圈演化事件。但是,由于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在全球的分布极不均匀,对于研究那些匮乏实体化石的地层序列存在客观障碍。因此,寒武纪地层中的遗迹化石成为复原“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事件的重要辅助证据。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地台区的寒武系第二、三统馒头组地层为一套沉积速率相对较快的浅海相碎屑岩。馒头组所处的沉积环境,总体水体较为动荡、盐度正常、氧含量充足、气候温暖。此外,沉积物总体未经长距离搬运,其中赋含了大量营养物质。得益于这些适合生物生活的生态环境条件,馒头组地层发育的滨浅海区域在相对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分异度低但适应能力强的机会种群所占据。随着生物丰度不断增大,游泳、底栖等各种生物行为不断改造沉积基底,大量生物扰动在海底表面或者浅层阶层中形成遗迹化石密集层。河南鲁山地区的寒武系第二、三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序列完整、出露清晰,保存了大量滨浅海相遗迹化石组合带,因此本论文选取它们作为研究对象。本论文结合野外剖面精细挖...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河南鲁山寒武系第二、三统馒头组遗迹化石研究


技术路线示意图

剖面图,馒头,鲁山,剖面


第二章地质背景9图1.2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及地质图a:研究区(方框指示区域)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b:研究区寒武系地层属于豫西小区灵宝鲁山分区;c:鲁山下汤剖面区域地质图。馒头组从下往上,碳酸盐岩逐渐增多(图1.3–c),泥裂、雨痕、波痕等沉积构造发育,表明馒头组沉积于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滨浅海环境。属于典型的陆表海沉积相。至中寒武世张夏期,海侵作用达到鼎盛,研究区内为清澈水体条件下的碳酸盐岩沉积,形成开阔碳酸盐岩台地。台地内鲕粒滩极为发育(栾守亮,2013)。张夏组以鲕状灰岩为主(图1.3–d),波痕斜层理发育,无陆碎屑加入。其中的鲕粒几经改造迁移,为浅海高能环境下的沉积产物。至晚寒武世,华北地台东南缘抬升,海水变浅,潮坪沉积再现。总体而言,寒武纪早期地层分布于古陆西北以外的整个板块,海侵过程总体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由古陆外缘向内部逐渐推进的过程。图1.3河南鲁山下汤剖面寒武系馒头组野外剖面露头及岩性特征a:馒头组一段野外露头照片(紫红色页岩夹红色粉砂岩);b:馒头组二段野外露头照片(紫红色泥岩夹黄绿色泥岩);c:馒头组三段野外露头照片(深红色泥质粉砂岩夹薄层泥页岩);d:馒头组三段野外露头照片(本组顶部厚层灰岩层)。馒头组早期属于局限台地环境下的外海动荡环境,被水下的隆所起阻隔,处于相对低能的沉积环境。岩性以薄层泥晶灰岩与紫红色泥岩为主,页里发育,常

柱状图,鲁山,馒头,柱状图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1.3河南鲁山下汤剖面寒武系馒头组地层柱状图1.4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特征鲁山地区在寒武纪时正处于华北板块的稳定时期,差异升降不明显。寒武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里木柯坪羊吉坎剖面柯坪塔格组下段(上奥陶统)遗迹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J]. 丁奕,李越,杨芝林,唐鹏.  古生物学报. 2015(01)
[2]华北地台南部地区寒武系沉积特征[J]. 栾守亮,陈世悦,马玉新,杨怀宇.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3(01)
[3]新疆柯坪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的遗迹化石[J]. 白忠凯,胡斌,齐永安,张国成.  地质学报. 2008(09)
[4]贵州剑河寒武纪凯里组遗迹群落中的节肢动物遗迹[J]. 王约.  地质论评. 2007(04)
[5]中国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J]. 冯增昭,彭勇民,金振奎,鲍志东.  古地理学报. 2002(02)
[6]机会(r-选择)和均衡(K-选择)遗迹化石的现代生态学解释[J]. S.G.Pemberton,周志澄,J.MacEachern.  古生物学报. 2001(01)
[7]河南登封中寒武世徐庄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J]. 杨式溥,陈战杰.  中国区域地质. 1996(02)
[8]山东山旺中新世硅藻页岩中的遗迹化石[J]. 杨式溥.  地质论评. 1996(02)
[9]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库鲁克塔格地区寒武─奥陶纪遗迹化石[J]. 杨式溥.  现代地质. 1994(04)
[10]河南省(华北型)早寒武世沉积环境演化及其痕迹化石组合[J]. 阎国顺,张恩惠,王德有.  岩相古地理. 1993(03)

硕士论文
[1]豫西下二叠统太原组沉积相及遗迹群落研究[D]. 周方.河南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88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488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a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