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死亡细菌对生物被膜物理性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27 21:54
  生物被膜(biofilm)是由微生物吸附于物体表面或微生物彼此粘附在一起,并嵌入其所分泌的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之中而形成的微生物群落。由于EPS的保护,相比游离态细菌,表面生物被膜对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造成了更大危害。杀菌剂和杀菌表面能有效杀死细菌,然而,通常大部分死亡细菌仍残留于表面并逐渐覆盖表面。这些死亡细菌显著改变了表面的化学物理性质,对继续附着并生长的细菌个体和生物被膜造成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尽管如此,死亡细菌对生长在其上的细菌、生物被膜物理性质和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其对于杀菌表面及杀菌剂的长效抗菌功能的影响亦不清楚。在本论文中,我们在死亡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上培育同类菌的生物被膜,利用本实验室发展的磁力调制原子力显微镜(Magnetic force modulatio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MFM-AFM)和数字全息显微镜(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e,DHM)探究了死亡铜绿假单胞菌对上层生物被膜物理性...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被膜及其防治方法
        1.1.1 生物被膜
        1.1.2 杀菌剂/杀菌表面
    1.2 生物被膜的物理性质及其表征
    1.3 死亡细菌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1.4 论文的背景、意义和内容
        1.4.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4.2 论文内容
第二章 原子力显微镜和数字全息显微镜
    2.1 引言
    2.2 原子力显微镜
        2.2.1 概述
        2.2.2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基本原理
        2.2.3 AFM对生物样品的成像
        2.2.4 AFM对生物样品机械性能测试
        2.2.5 磁力调制原子力显微镜
    2.3 数字全息显微镜
        2.3.1 概述
        2.3.2 光学全息的记录与再现
        2.3.3 数字全息的记录
        2.3.4 数字全息的再现算法
        2.3.5 数字全息显微镜的应用
    2.4 小结
第三章 死亡细菌对生物被膜微流变性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PAO1 菌株
        3.2.1 实验部分
        3.2.2 结果与讨论
    3.3 WFPA800 菌株
        3.3.1 实验部分
        3.3.2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死亡细菌对其上层游离细菌三维运动行为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PAO1 细菌培养与死亡细菌基底制备
        4.2.2 DHM数据处理及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AO1 死/活细菌覆盖率
        4.3.2 PAO1 垂直于表面方向(z)的密度分布
        4.3.3 细菌受限/主动运动比
        4.3.4 细菌翻滚转向运动的统计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803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803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0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