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驱动氨吸收式热泵供暖系统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9 18:22
  太阳能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而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应用。目前,太阳能热水系统已在我国得到了推广应用,而作为其能耗占建筑能耗高达45%的采暖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却十分有限。 本文在广泛查阅目前国内外对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课题。以天津大学某办公楼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为基础,研究了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驱动氨吸收式热泵供暖系统的性能。本系统将通常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且发展较为成熟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用于为氨吸收式热泵提供高温热源,从而实现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供暖。 首先,本文分析了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模型和换热模型,并应用Matlab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求解,从理论方面对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换热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测试的方式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 其次,对氨吸收式热泵热力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计算,使用Matlab软件编写了氨吸收式热泵热力循环计算程序,并用文献中的相关算例进行了验证。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驱动氨吸收式热泵供暖系统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了设计运行策略下典型气象年的太阳能保...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太阳能的利用现状
    1.2 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1.2.1 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1.2.2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课题研究意义
    1.5 论文架构
第二章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模型建立及求解
    2.1 太阳辐射基本理论
        2.1.1 太阳角
        2.1.2 地球表面的日射得热计算
    2.2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工作原理及集热过程的描述
    2.3 控制方程组
        2.3.1 真空玻璃管 i 控制体的能量平衡方程
        2.3.2 金属集热管 i 控制体的能量平衡方程
        2.3.3 传热介质的能量平衡方程
    2.4 单值性条件
    2.5 离散方程
        2.5.1 真空玻璃管各控制体的离散方程
        2.5.2 金属集热管各控制体的离散方程
        2.5.3 传热介质(导热油)各控制体的离散方程
    2.6 模型求解
第三章 氨吸收式热泵系统的热力计算及程序编制
    3.1 吸收式热泵的理论基础
        3.1.1 三热源的热量转换的可能性
        3.1.2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3.2 单级氨吸收式热泵的理论基础
        3.2.1 工质对的选择
        3.2.2 氨水溶液的状态方程与计算模型
    3.3 单级氨吸收式热泵的原理与计算
        3.3.1 单级氨吸收式热泵的理论循环流程
        3.3.2 单级氨吸收式热泵的实际循环流程
        3.3.3 氨吸收式热泵的热力计算
        3.3.4 氨吸收式热泵主要设备负荷计算
    3.4 氨吸收式热泵热力循环计算的编程
第四章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模型的实验验证
    4.1 工程概况
    4.2 测试用主要仪表
    4.3 测试方法
    4.4 测试结果及模型验证
        4.4.1 测试结果
        4.4.2 模型验证
        4.4.3 误差产生原因
第五章 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及系统性能分析
    5.1 典型气象年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
        5.1.1 典型气象年采暖季热负荷模拟计算
        5.1.2 典型气象年采暖季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
    5.2 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太阳能集热器效率
        5.2.2 影响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因素分析
    5.3 氨吸收式热泵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导热油温度对氨吸收式热泵性能影响分析
        5.3.2 室外空气温度对氨吸收式热泵性能影响分析
    5.4 采用三种能源供暖的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分析
        5.4.1 空气源热泵系统
        5.4.2 以电为辅助能源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驱动氨吸收式热泵系统
        5.4.3 以天然气为辅助能源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驱动氨吸收式热泵系统
    5.5 节能减排分析
        5.5.1 一次能源消耗
        5.5.2 二氧化碳排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3832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832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f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