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面向“新工科”的地方高校冶金工程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3-01-15 07:35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新工科"人才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共识。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应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冶金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目标定位滞后
    (二)知识体系过窄
    (三)校企协同不足
    (四)“双师双能型”教师缺乏
    (五)传统体制束缚
二、冶金工程人才培养策略
    (一)突出区域特色,定位培养新目标
    (二)树立大工程观,构建知识新体系
    (三)学习先进理念,践行教学新方法
    (四)搭建共享平台,实现合作新跨越
    (五)加强科学规划,建设师资新梯队
    (六)树立全局观念,建设管理新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 李贞玉,李红双,王璐,杨旭东,曹永利,杨楠,肖芳.  教育现代化. 2019(86)
[2]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祝成成.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6)
[3]基于国际工程教育视域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张锦,朱小梅.  高教学刊. 2019(06)
[4]“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王学通,王浩,乔坛,张叶子.  才智. 2019(08)
[5]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应然定位、实然困境与必然选择[J]. 胡国宝,戴锐.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3)
[6]“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改革发展路径探析[J]. 梁礼明,林元璋,吴健,杨国亮,翁发禄.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7(06)
[7]现代大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研究与探索——以南华大学为例[J]. 陈海利.  大学教育. 2017(12)
[8]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4)
[9]“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2)
[10]“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1)



本文编号:3730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730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3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