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模拟氮沉降和凋落物组成对柳杉人工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1 16:44
【摘要】:我国由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南方已成为继欧美之后的第三大氮沉降区,而且有不断发展的趋势。持续的氮沉降可能改变森林的物种组成,影响森林凋落物的多样性,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凋落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部分,是土壤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因此,凋落物组成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但由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目前,氮沉降增加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氮沉降与凋落物组分改变共同作用于土壤动物的研究更是鲜见报道。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野外模拟试验,采用凋落袋法,设置了氮沉降、凋落物组成及其交互作用3种处理,研究了模拟氮沉降与凋落物组成改变对柳杉人工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氮沉降设置了对照(CK)、低氮(N5)、中氮(N10)和高氮(N15)4个处理;凋落物组成改变设置对照(纯柳杉凋落物,L),柳杉与杉木1:1混合凋落物(LS),柳杉与楠木1:1混合凋落物(LN)3种处理。通过1.5a的实验,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柳杉人工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中共检出土壤动物6785只,隶属2门9纲23目84科。其中优势类群4类,即等节跳科、棘跳科、甲螨亚目、前气门亚目,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73.12%。(2)柳杉人工林凋落物中添加外源凋落物后,凋落物层土壤动物密度显著增加(P0.05),土壤动物类群数也增加,但差异不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显著增加(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降低(P0.05)。(3)柳杉人工林凋落物中添加楠木凋落物后,土壤动物密度、类群数以及多样性总体上优于添加杉木凋落物。这表明针阔混交能为凋落物层土壤动物提供较针叶混交更好的生活环境。(4)氮沉降使柳杉人工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密度增加,高氮处理土壤动物密度显著增加(P0.05),类群数降低;氮沉降处理的凋落层土壤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降低,低氮与中氮的Pielou均匀性指数增加,高氮的Pielou均匀性指数降低,低氮与中氮密度-类群指数降低,高氮密度-类群指数增加显著(00.05),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降低。(5)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氮沉降处理在实验前期只对柳杉人工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密度影响极显著(P0.01),对其他指数均没影响;在中、后期对各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6)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柳杉人工林凋落物中添加外源凋落物后,在实验前期只对凋落物层土壤动物密度影响显著(P0.05),对其他指数均没影响;在中期对各指数有一定影响;后期只对密度-类群指数DG表现出极显著影响(P0.01),对其他指数无影响。(7)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氮沉降与凋落物组分改变的交互作用在实验前期对柳杉人工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各指数无影响;在中期对各指数有影响;在后期只对密度-类群指数DG表现出极显著影响(00.01),对其他指数无影响。综合分析表明,柳杉人工林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受到凋落物组成改变的影响,混合凋落物层的土壤动物密度及类群数均高于单---凋落物,且针阔混合要高于针叶混合。与单一凋落物相比,由于混合凋落物多样性更丰富,其组成更复杂,生活在其中的土壤动物个体密度、类群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有提高,表明混交林为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提供了较单一纯林更为理想的生境,且针阔混交林要优于针叶混交林外源氮素的增加会改变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降低群落的类群数和多样性,由于氮沉降的输入促进了一些类群的个体数,抑制了另一些类群的个体数,甚至有的种群已经不适合在该环境下生活,从而导致类群数的减少。当对土壤动物氮沉降一年半后,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减弱。这些结果不仅进一步证明了土壤动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而且也表明了氮沉降与凋落物组分改变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一定影响,同时暗示着氮沉降与凋落物作用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特征对深入认识环境变化的影响,揭示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良;王敏;张卫信;夏汉平;王嘉珊;吴志峰;;土壤跳虫在碳循环中的作用——~(13)C示踪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7期

2 黄玉梅;杨万勤;张健;;川西亚高山云杉叶凋落物质量损失过程及土壤生物的作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04期

3 王文君;杨万勤;谭波;刘瑞龙;吴福忠;;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物候期土壤动物对凋落物氮和磷释放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5年01期

4 靳士科;王娟娟;朱莎;张琪;黎翔;郑文静;由文辉;;上海城区六种林地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S1期

5 董雄德;邢亚娟;闫国永;王庆贵;;不同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的响应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22期

6 王金凤;由文辉;易兰;;上海宝钢工业区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J];生物多样性;2007年05期

7 王立新,王瑾,黄建辉;辽东栎叶片凋落物在不同气候带下的分解及其主要元素释放的比较(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3年04期

8 袁志忠;崔洋;颜绍馗;;叶凋落物数量和类型对森林土壤动物及其生物学质量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13年02期

9 李志安,邹碧,丁永祯,曹裕松;森林凋落物分解重要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4年06期

10 哈斯塔米尔;罗瑞芳;刘新民;;皇甫川流域中小型土壤动物对不同水土治理措施的响应[J];动物学杂志;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云峰;殷秀琴;王富斌;李晓强;;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混合凋落物对分解速率及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郭继勋;;植物凋落物研究概述[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3 万欢欢;万方浩;刘万学;;外来植物紫茎泽兰通过叶片凋落物影响土壤生态过程并进而促进其成功入侵[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4 张娇;张大治;;宁夏白芨滩荒漠景观不同生境下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A];第三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5 陈国平;丛明e,

本文编号:2610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10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9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