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小三江平原河岸带景观格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18:30
【摘要】:本文首先阐释了河岸带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及作用。它是规划管理陆地与水域连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系统,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而且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河岸带不断被破坏是造成湿地损失及其生态系统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三江平原含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对于维系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从河岸带角度认知短时期、高强度人类作用下湿地的时空变化,进而制定科学的管理对策,对于河岸带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小三江平原区域,对研究区内的主要河流生成4km宽度的河岸缓冲带进行研究分析。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探讨1986、1995、2000、2006、2013年河岸缓冲带的土地利用结构在水平尺度与垂直尺度上分布特征。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河岸带的景观格局,对小三江平原河岸带的适宜宽度做一个理论上的判别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第一,对1986~2013年5个不同时期河岸缓冲带的土地利用结构在水平与垂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尺度上,沼泽、水域主要分布在距河道0~1km的河岸缓冲带内,尤其是在0.5km内的缓冲带。林地、耕地在距离河道1~4km的河岸缓冲带内所占比重较大,草地、居民地在河岸缓冲带内所占比重很小。河岸缓冲带内的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分析表明,近年来人类扰动逐渐向河道方向靠近。垂直尺度上,不同高程下的河岸缓冲带内各土地利用类型表现出了显著的垂直分布特征,且它们彼此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2000年后,人为干扰促使40~60m高程间的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增加。 第二,5个时期河岸缓冲带的景观指数分析表明,在0~0.5km河岸缓冲带内,沼泽斑块基本保持天然状态,分布集中,是绝对的优势景观类型,连通性强,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可以为一些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利于沼泽的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0.5~1km的河岸缓冲带内,人为因素影响程度大,沼泽、林地、水域等自然斑块的聚集、连接程度不断的减少。在1~4km的河岸缓冲带内,人类对沼泽等自然资源的影响程度减弱。在1.5~4km的河岸缓冲带内,耕地资源在不断的整合、聚拢。 第三,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判定小三江平原河岸带的适宜宽度为1km。在距河道0.5~1km的河岸带内,沼泽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变化剧烈,尤其应加大此地带的保护,确保河岸带及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901
【图文】:

三江平原,河流,缓冲带,主要河流


hm2。如图1所示。本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纬度较高。本研究在小三江平原内选取8条主要河流,生成4 km宽度的河岸缓冲带进行分析研究。图 1 小三江平原内的河流分布

分布图,三江平原,分布图,地貌特征


硕士论文 小三江平原河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具有广阔低平的地貌特征,在地质构造上是同江内陆断陷,第后,形成了我国著名的冲积平原。研究区内主要包含一级阶地零星分布的二级阶地。地势较低,小三江平原的 DEM 显示高程在 29~612 m 之间(的河岸缓冲带的高程多集中在 30~120 m 之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宇鸣;李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5期

2 王家生;孔丽娜;林木松;闵凤阳;;河岸带特征和功能研究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1期

3 ;Applications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o the Assessment of Riparian Zones for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in Agricultural Watersheds[J];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0年04期

4 杨永兴;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5 岳隽,王仰麟;国内外河岸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6 李春晖;郑小康;牛少凤;蔡宴朋;沈楠;庞爱萍;;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7 裴彬;潘韬;;土地利用系统动态变化模拟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8 李谢辉;王磊;谭灵芝;郑奕5;;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J];地理科学;2009年05期

9 张树文;蔡红艳;匡文慧;张新乐;张养贞;吕妍;;基于遥感技术的黑龙江上中游河道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9年06期

10 闫敏华,邓伟,马学慧;大面积开荒扰动下的三江平原近45年气候变化[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贵花;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本文编号:2727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27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f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